笔趣阁 > 拥抱智慧 > 第六章 案例教学

第六章 案例教学


  早上,寝室的灯6点半准时打开。

  今天早上是民法课,上的是大课,300个座位的教室,平时一般都坐不满,民法课则是座无虚席,两边走道上还站了不少其他学院来旁听的同学。

  张行语睁开眼睛,刘畅之都已洗漱好,穿好衣服准备出门。刘加予一边折叠被子,一边说,“老三,记得帮我们占坐位哈!”这成了寝室里的习惯,特别是在上大课的时候,那个人先到教室,便都会帮室友们占几个好的位置。

  张行语吃完早餐,提前15分钟到教室,民法老师还未到。他坐到顾畅之身边,靠讲台第三排居中的一个位置,把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给他,“老三,今天占的位置不错,来得够早,快点吃吧!”

  在教室的两边走道上,已开始有一些旁听的同学开始站着了。

  民法老师名叫毛以平,是北京大学的民法学博士,现正在攻读博士后,刚四十出头,讲课的风格很受同学们欢迎,从不照着书本读。毛老师常在课堂上讲,“学校发的教材只是参考,理解里面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就行,不要死记硬背,学习民法的关键是要学会一种法律思维,学会用法学的逻辑和法律条文去分析和处理课堂上和现实中的案例。”张行语对民商事案例的浓厚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毛老师的启发。

  张行语朝窗外看去,见一辆大众车缓缓停下,旁边有同学小声说,“毛老师来了。”

  毛老师一般提前五分钟到,把教学用书和茶杯放好,就开始讲课,从不点名,也从不强调课堂纪律。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学习民法中的债权。”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债权的概念和相关特征。”

  张行语看顾畅之已打开手提电脑,准备记笔记,显然电脑网络已自动联上,关于债权概念等相关内容浮现在张行语眼前,他心中暗喜,“这下记笔记就方便了。”

  “上次课我请大家去预习债权的相关内容,现在那个同学简单说一下债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毛老师上课喜欢与同学们互动,这也是许多同学即喜欢上民法课,又有点害怕的原因,因为担心提问答不出来。

  张行语看到许多同学都低头在写笔记,他抬头看了看毛老师,第一个举起手。

  “张行语,你说说。”

  张行语听到有的同学舒了一口气,教室里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开来。他站起来,乌黑的眉毛微微颤动,流利地说,“债权就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债发生的原因在民法中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有清偿、提存、抵销、免除等。”

  张行语说得有点快,但表达得很清楚。

  许多同学都向他投来了钦佩的目光。

  他本想再说一下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在产生债权时的具体区别。

  毛老师显然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请坐,你回答得很好,大家如果都像张行语一样作好课前的预习,那学习民法就没什么难的了。”

  王礼翠坐在第四排靠右,隔张行语有7个坐位的距离,她看着张行语的后背,越来越觉到他有一个说不出来的魅力。其他小班的几学习大V也在心中暗自感叹。

  张行语再一次体验了心智觉醒的快感,他回答的内容来自顾畅之的电脑,最为关键的是,在这样的大课上回答问题,居然没有一点紧张的感觉。他自己最为满意的是说话的清晰度和语音的平稳,这在他记忆中,是第一次战胜自己,难怪他在以前看过的许多书里都提到,良好口才的关键是成熟的心理素质。

  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词,“张三、欠条、李四。”并在三个词之间用联结线相互联起来,“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当事人的名字简化了。张三向李四借10000元,以欠条为据,约定两个月后还款,两个月后张三遇到李四,还了10000元,李四因欠条未带在身上,便对张三说,我回去把欠条撕了。张三认为是好朋友关系,便没有在意。一年后,张三与李四因锁事关系交恶,李四便拿出欠条让张三还钱。”

  “大概案情就是这样,大家可讨论下,如果作为张三的代理人,如何处理?”毛老师示意大家先思考下。

  案情很简单,大家参与讨论也很热烈,但是讨论意见却有许多种。

  毛老师又问,“如果案件诉讼到法院,你是主审法官,又如何判决?”

  大家还是激烈讨论,有回答说以欠条为据,应该判还钱,也有回答说钱已还过,应该判驳回李四的诉讼请求。

  张行语从顾畅之的电脑里看到了原始的案例,也知道案件的结果,但他这次没有举手。他只是感叹民法的博大精深,难怪他常听参加过司法考试的师兄们说,同一个民法案例题目,有时不同的民法专家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都有理论支撑。

  毛老师在提问时不断引导同学们,“大家在思考法律问题时,不但要思考法律规定,还要思考案件的证据。”

  在毛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张行语听出多数同学的讨论意见开始转向正确的方向。

  “这是一个典型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律关系本身不复杂,刚才许多同学都有了正确的思考。因为在案例中张三虽然还过钱,但是举不出其他证据证实自己确实已把钱还给李四,因此,如果法院判决,在没有其他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只能按现有证据判决张三还钱。如果作为张三的代理人,在诉讼前或诉讼中,要给张三讲透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其用调解的方式来降低其损失。”

  毛老师又进一步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特征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强调说,“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们要认识到,对现实中的案例,不要感情用事,要结合已有证据和事实来作出判断。作为法律人,就应该学会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对生活中遇到的,特别是各种舆论的相关问题,要学会甄别是非,强化证据意识,方能看清很多事情。”

  张行语感觉到,毛老师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给人一种更深层次的启迪,这才是同学们最需要的。

  下课铃响了,有的同学还在津津有味的讨论刚才的案例,张行语借课间10分钟的时间,走到讲台前。

  “毛老师,您讲得太精彩了。”毛老师看着张行语,笑着说,“还听得懂吧,你最近学习不错,继续努力。”

  近距离的对话,张行语发现毛老师的眼睛透亮,他鼓起勇气说,“毛老师,受您的启发,我和王礼翠等几个同学想建设一个民商事案例数据库,现在正在做方案,待方案做好后想请您指导。”

  “好啊,想法不错,是建网络数据库吧,你们得请计算机学院精通数据库编程的同学参与进来。”毛老师对张行语的印象不错,且对他今天的回答非常满意,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好的,谢谢毛老师。”

  张行语从讲台前走回坐位,他感觉王礼翠一直在注视自己,便笑着向她示意。

  直到最后一节课,同学们一个也没有少,待毛老师走后,大家才徐徐离开。

  张行语和顾畅之走出教室,正好遇到王礼翠,便一起聊着去食堂。毛老师同意指导建设民商事案例数据库的信息让大家都非常开心。

  “听说毛老师是慧潜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还是省内最大两家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王礼翠带着崇拜的语气说。

  “是啊,但是毛老师的车是法学院里档次最低的,”顾畅之除了爱电脑,还是个车迷。

  “我喜欢毛老师的风格,亲和、睿智、低调,”张行语一边说着,一边想,“以后自己不但在法律方面多向毛老师学习,在做人方面更要向他看齐。”

  “是的,要是其他科的老师上课都有毛老师这样风趣、幽默和有深度就好了,那样同学们就不会有意见了。”作为学习委员,王礼翠经常收集同学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以便同班主任和教研室汇报。

  “是的,大学就应该是这样引导式的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用所学的理论,去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才能在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适应社会。”张行语的感悟越来越多,“还好,我们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期末考试也不难。我们需要更好安排课余时间,把这美妙的大学时光用好。”

  王礼翠笑着说,“说得好啊,但是行动起来就难了。”

  顾畅之打趣道,“老四不是行语吗?”

  他们不知不觉已走到食堂门口。

  “是啊,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张行语看着排着长队打饭的同学说,“走,我请你们去小食堂改善伙食去,下午我还得好好看看老三昨天写的民商事案例数据库方案。”

  “今天我点个西红柿炒鸡蛋。”王礼翠感觉食欲大增。

  他们说笑着朝大食堂后面的小食堂走去。


  (https://www.biqwo.com/dudu/87/87561/45440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