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葬明1620 > 第三十三章 议政(一)

第三十三章 议政(一)


  陆渊此言一出,周梦蝶一下子噎住了。

  想问的问题到了嘴边都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哪个女孩儿不希望能有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能够豪情万丈的冲冠一怒。

  虽然理智告诉她陆渊的话假的就像演戏的台本,但是感性却将她毫无头绪的带入某种暧昧之中,沉溺的无法自拔。

  “原来陆兄本非池中之物,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

  周坦此事谦卑的往后一步,想陆渊做了个揖。

  这一来,可把陆渊给惊着了。

  他连忙将周坦扶起,道:“周兄,你这就太见外了。如果不是你当日在海上出手相救,我陆渊何以苟活至现在?”

  周坦直起身来,道:“尚氏昏庸无能,倭人横行无道。其势之衰,有如山崩。革故鼎新乃是情理之中,不过陆兄义举却是在是在我意料之外。”

  陆渊浅笑一声,道:“天行有常,不为禹兴,不为桀亡。大势所趋,天道使然。”

  语罢,陆渊又看了看屋外的天色。

  他转向蔡一铭,道:“时候不早了,命令各门紧锁,泊港戒严。无论车船人畜,一律准进不准出。如有敢擅自逃离者,立斩不赦!”

  蔡一铭领命出去,陆渊收敛起严肃的神情。

  将目光转向一旁等候的周氏兄妹。

  “战事方艾,你们兄妹就暂且住在军营之中,我会安排专人保护你们的安全。”

  陆渊坚定地语气容不得一丝质疑。

  “那就多谢陆兄了!”

  周坦再次行了一个谢礼道。

  他的眼神偷偷的向梦蝶暗示了一下。

  周梦蝶有些不情愿的向陆渊走去。

  本来作为一个未出嫁的良家女子她是要行万福礼的,然而看着眼前的陆渊,她只觉得自己的动作都变得僵硬了。最后还是随便行了个拱手礼,草草了事。

  看着周梦蝶紧紧跟随在自己兄长身后那紧张兮兮的样子。

  陆渊内心泛起一丝难得的轻松和惬意。

  这一夜,军营中陆渊睡的无比安心。

  而首里城的百姓却是在忐忑不安的气氛中艰难的熬到了破晓时分。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十一年前的那次倭乱。

  但是这天晚上的战事进行的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当第一束阳光照射在山顶王城金色的鎏金屋檐上的时候。

  在泊港到首里城的哪条官道上,数十辆的马车正飞速的奔跑。

  管道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队长带着十余名士兵在巡逻。

  形势显得十分严峻。

  一个时辰之后。

  粱府,灵堂。

  长长的白绫,黑色的楷书。

  两具庄严肃穆的棺椁正静静的停在中央。

  周围青烟袅袅,火光潋滟。

  梁博和梁宏各自穿着白色的麻衣,跪在梁子明的棺木之侧。

  而在他们的对面,则是蔡一铭。

  他也是披麻戴孝,身边停着祖父的棺椁。

  一个个从久米岛赶来的家族首领或者年轻代表排着队一次的行跪叩之礼。

  每换一个人,蔡梁二人就在跟前的火堆里燃尽几张黄纸。

  被热火搅乱的气流呼啸着盘旋着,厚实的纸张瞬间化成一捧香灰四散而去。

  就像在这个世界杂草一样卑贱的人命。

  陆渊最后一个行完大礼,他双目噙着热泪,站起身来。

  从昨晚狂热的杀戮中回过神来之后,看着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和失去丈夫的妻子,还有那些白发失孤的老人,陆渊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了那些所谓的将帅,踏在万千枯骨上成就自己的伟业。

  他第一次认识到,人命如草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从昨下令登船的那一刹那开始,他的人生就踏上了这样一条不可能回头的道路。

  “大哥,四弟,节哀顺变吧!”

  陆渊分别将两人扶起来,安慰道。

  “逝者不能复生,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将他们的遗志传承下去,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陆渊的目光在所有的脸上扫过。

  此时,郑巍,曾显岳,陈兴德,高全谭等人全部到场。

  而翁世平马援,曾遇曾逢,以及林觉全部守候在大门之外。

  陆渊知道,接下来是谋划下一步的时候了。

  众人会意的站起身来,更随着陆渊的脚步向着粱府的正厅走去。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陆渊看见卡洛斯和周氏兄妹也在这里等候着他。

  “一块进去吧!”

  陆渊使了个眼色,冲着他们道。

  此时已是岁末,还有几天就是除夕了。

  天气格外寒冷,而在正厅里也升起了不少的暖炉。

  进入室内,众人相互谦让的坐下,陆渊在郑巍的执意坚持下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梁博,林觉坐在他的两侧的小椅子上,而蔡一铭站在陆渊的身后。

  各族族长相对而坐,一个个窝在八仙椅上显得成熟老练。

  曾氏兄弟和其他人到都有自知之明,自己搬了个椅子在下首的位置坐下。

  陆渊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郑巍,然而郑巍此时却是一脸的事不关己,做好了一副听令从事的样子。

  显然,在一夜之间,陆渊的地位已经得到确保。

  之前那个所谓的编练官,不过是因为各大族长的举荐,但是这一回,每一分的威望都是陆渊自己打出来的。

  陆渊见各大族长没有想要发话的意思,心中也不免的有了几分底气。

  “今日将大家召集至此,是为了商讨拿下首里城之后的应对策略,在这些方面我从未有过涉猎,各位叔伯长辈皆家学渊源极厚,历代之上都是出过三司官的,对于当前的局面有何建议,都可以直抒胸臆!”

  陆渊站了起来,一脸严肃的想各位族长行礼道。

  他的这种尊敬,各家族长倒也当之无愧,领受的心安理得。

  一旁的曾显岳抿了一小口杯中的茶水。

  放下茶杯,道:“现在我方主要面临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二是外部。首先,我们虽然占据了首里城,但是琉球国虽小但也不小在首里城之外还存在着像蒲添,北谷,今归仁这样的大小要塞。而在主岛以北的德之岛,奄美大岛上也有一些城塞,虽然兵备荒废,但是也还留有一些琉球或者倭国的士卒,如果不一一收服,恐怕后患无穷。其二,便是来自萨摩,德川幕府,甚至大明的压力,我们到底是选择自立,还是投靠其中一方,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陆渊听他说完,静静的点点头。

  此时,陈兴德接过话来,道:“关于那些尚未归降的城塞,我曾有所耳闻。据说倭人为了防止琉球尚氏做大,在每个城塞都为人亲倭长官,或者干脆就由倭人统领,而在粮饷方面也是极尽拖欠贪墨之能事。城中普通兵士苦不堪言,早已离心离德。我们可以派一员将领率领三五百人北上,再加以一定的物质诱惑,一定能使它们在短时间内就望风归降。”

  陈兴德话音刚落,早已迫不及待的高全谭已经开口了。

  “曾族长,陈族长说的都对。但是在对外方面,我觉得我们绝对不能与任何一方为敌,也就是不能冒天下之大不讳,自立为王,这样冒失的举动一定会招来兵祸,以致灭顶之灾。”

  高全谭此言一出,立刻导致席间一阵议论。

  在座的所有人心中,如果自立为王的话,那这个王肯定是只有陆渊能当。他们并不是不信任陆渊,也不是不想当这个从龙功臣,但是他们更不能无视琉球的两个宗主国,大明和日本。

  日本虽然没有后世那样的军事实力,但是仅凭一个小小的萨摩就能够将尚宁王俘虏至海上。

  可见德川幕府想捏死琉球不过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而公然独立,那更是对于大明的公开背叛,且不说大明相较日本都是一个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就算大明不出兵干预,打着大明旗号造反的三十六姓也会意识混乱,内部分歧,最终土崩瓦解。

  所以高全谭能有如此的看法,也是情理之中。

  陆渊将目光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郑巍。

  “郑族长,不知您的看法是?”

  郑巍习惯性的抚了抚自己的胡须,道:“三位族长说的都有理,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内政。现在新城初陷,民心不稳,首先的要草拟一份安民告示,向百姓宣扬我等此次义举的目的。其次,现在尚丰王已死,留下一个烂摊子。但是无论再怎么烂,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朝廷,需要它的各部衙门。我们必须接过这个朝廷,重建各部机构。而最后便是对外的关系问题,现在凡是进入泊港的商船一律被扣押,这样的制度只能是暂时的,琉球地小而贫乏,商税一直是主要的收入。我们必须尽快的使商业的运转恢复正常。同时这一点也能一定程度的取悦周围的势力,为我们更多的策略实施赢得时间。”

  陆渊点点头,心中暗道郑巍的政治嗅觉远在其他三位族长之上。

  在一些涉及根本利益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是陆渊想看到的。

  但是,此时他的心里却似乎还有些放不下。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落在了坐在最末尾的周坦身上。

  ;


  (https://www.biqwo.com/dudu/90/90306/52056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