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46章 吃暂长智 力争三权

第46章 吃暂长智 力争三权


  离开服装厂,婷婷打算把家里打扫一下,该洗的洗洗,该整的整整,然后重操旧业。

  这天上午,婷婷正在家里整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明辉回来了,一进门便望着婷婷笑眯眯的说:“哎!有个好消息,想不想听?”

  婷婷一边做事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什么好消息?”

  明辉兴致勃勃的说:“你过来,我告诉你一个特大的好消息,保证你会高兴。”

  见明辉满面春风的样子,凭自己对丈夫的了解,婷婷知道真的是有好事而且好事还不小,否则他不会这么激动。婷婷放下手的事,在明辉的对面坐下,笑眯眯的望着丈夫:“什么好事把你乐成这样?”

  明辉把头凑过去望着婷婷神密兮兮的说:“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刚才唐书记找我,说我们厂也要成立劳动服务公司,调他去当服务公司总经理,已经去筹备处上班了,他说要办个服装厂,想叫你去帮他,你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婷婷笑了,笑得非常开心非常灿烂。明辉又说:“唐书记说要和你当面谈谈。问你什么时候有空。”

  婷婷毫不犹豫的说:“你告诉他,我随时都有空,要么我们现在就去找他。筹备处在那?远不远?”

  明辉笑笑说:“就在原来的食堂。你说远不远?”

  婷婷笑了,原来的食堂就在宿舍旁边,走路用不了三分钟。

  明辉带着婷婷来到劳动服务公司筹备处,唐书记正在和几个人说话,见明辉和婷婷来了,连忙打招呼:“你们稍等一下,我这里马上就好了。”

  婷婷朝四周看了看,这食堂有很多间房子,而且每间都很大。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上班,她太高兴了。离家近还不是她高兴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在自己爱人厂里上班,而且公司总经理是爱人的老领导,和自己也很熟悉。所有一切都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工作,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具备了。

  这时,唐书记过来轻轻拍了一下明辉的手臂,望着婷婷说:“小仝,要请你这员大将出马帮帮我。可以吗?”

  婷婷心里一阵感动,连忙说:“唐书记,你太客气了,能在你手下工作是我的福气,如果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只要你唐老总说一声,我一定尽力而为。”

  唐书记让大家坐下后,缓缓的说:“是这样的,厂里为了顺应形势要成立劳动服务公司,派我来这里负责,我规划办几个小工厂,先解决家属子女的就业问题,其中服装厂想让你来管,你把哪边的工作辞了来这里上班,在人家厂里那有在自己厂里好呢。对啵?我会把你的工资定高一些。怎么样?可不可以?”

  婷婷脱口而出:“怎么这么巧呢?我前两天刚刚辞职。”

  唐书记高兴的说:“真的啊?你怎么知道我这里需要你帮忙呢?”

  婷婷笑了笑说:“不知道,碰巧的,我不想在哪做了。”

  唐书记望着明辉说:“老赵,你看这事巧不?我想要小仝帮忙,她正好辞职了。”

  说着又望着婷婷说:“小仝,我给你开90元工资。可不可以?”

  90元钱是一般工人工资的两倍。唐书记考虑自己在服装方面是外行,而小仝不仅内行,而且各方面都很能干,以后她可以帮帮自己。再说明辉和自己同一个车间共事多年,关系不错,因为这种种原因才把工资定得这么高,唐书记满以为婷婷会领情的答应。

  谁知已经尝试了承包制的婷婷不愿意再拿工资。她摇摇头说:“唐书记,我不想拿工资,我要承包,我愿意自负盈亏。”

  唐书记有点惊愕,想不到婷婷竟然会拒绝90元高工资宁可自负盈亏,他很不理解,想说承包是要定合同的,亏了怎么办?到哪时他想帮也帮不了,还是拿90元工资保险。谁知还没等他开口,婷婷先说话了:“唐书记,谢谢你照顾我。但我还是愿意承包,而且我建议把你服务公司下面的部门全部搞承包制,承包制对大家都好,你把各个项目承包下去,让别人去做,你不用劳神费力,每月收钱就是。对不?而承包者因为有压力必须努力拼搏,从另一方面说,承包者有相对的自主权,做起事来手脚更放得开一些。这不是对双方都有好处吗?”

  婷婷一番话说得唐书记不停的点头。心里想,是啊!看来搞承包是不错!自己准备创办六个项目。如果靠自己管理,累死了也不见得能管好,按她说得六个项目全部承包下去,让承包者去做,自己坐在办公室收钱就是。不错!唐书记顿时茅塞顿开,他望着婷婷心服口服的说:“小仝,你真是见过世面的人,我和老赵俩男人都不如你。好!我这六个项目统统搞承包制。服装厂排第一,你先搞起来,服装厂需要什么东西我不懂,你写个清单,我们马上去买。来!我们现在就把合同签了,厂长说了,只要成立了一个部门,就可以宣布劳动服务公司开张。”

  唐书记从办公桌抽屉拿出纸和笔放在桌上,架上一副近视眼镜望着婷婷说:“你写还是我写?”

  婷婷看了一眼明辉,明辉连忙说:“唐书记你写,她那里会写嘛。”

  唐书记按照一般合同格式,很快就写好了一份承包合同,然后递给婷婷说:“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婷婷边看合同心里边琢磨,上次承包因为不懂,除了干活什么自己权都没有,全部由季斌掌控。这次不能哪样了,虽说唐书记不同于季斌,但还是应该先小人后君子,合同上该写的还是要写。婷婷把合同放在桌上说:“可以,写得很好,不过还要加一条。”

  唐书记拿过合同问:“加一条什么?”

  婷婷笑了笑说:“唐书记,你要求服装厂第一期安排十五名名家属和子女,我同意,你要求服装厂按投资额每月上缴公司利润,我也同意。但作为服装厂的厂长,而且是自负盈亏的厂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力很难开展工作,所以我要求服装厂的人事权、财务权、生产权必须归承包者,任何人不得干予。”

  唐书记心里咯噔一下,想不到一个做裁缝的女人对企业管理这么内行,本来就看好婷婷的唐书记,现在对她更是刮目相看。

  按照婷婷的要求,唐书记加了这一条,另外考虑购置生产工具和招工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注明八三年十月十八日合同生效。唐书记查看了日历,这天是星期二,干脆把劳动服务公司开张定在这天。

  唐书记按一式三份垫上复印纸重新誊写,写好后,婷婷签了名字,他盖上了劳动服务公章,这份合同就算生效了。

  合同签好后,唐书记派李会计和万出纳带着空白支票同婷婷去市里购买服装厂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生产工具。同时,婷婷以服装厂的名义贴出招工通知,几天工夫来了三十多个人报名,婷婷按计划留下了十五名会踏缝纫机的女性,这十五个人中最大的四十岁,最小的只有十七岁。婷婷把所有该做的工作落实到位时,离公司开张只有几天了。

  唐书记现在是劳动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大家不叫唐书记叫他唐总。自从和婷婷签定第一份合同后,唐总便开始忙活,他要在劳动服务公司开张之前把其他几个部门落实到位。

  经过半个多月紧锣密鼓马不停踢的紧张工作。公司下属六个部门终于在十月十八日开张之前全部筹备就绪。

  服装厂和印刷厂设在原食堂,另外四个部门分散在其他地方,经理办公室和财务室设在一套两室一厅的宿舍里。

  劳动服务公司下属六个部门,每个部门一般只有十来个人,有的部门只有几个人,商店四个人,人数最多的是服装厂。

  公司开张的前一天晚上,明辉问:“婷婷,你想过没有,十五个人诶!有这么多事给她们做吗?到时候拿什么发工资?”

  明辉一脸愁容,婷婷又心疼又好笑,皱起眉头装腔作调的故意逗他:“是啊!怎么办呢?到发工资哪天我躲起来,让她们把你拉去抵工资算了。”

  明辉两眼直直的瞪着婷婷,生气的说:“我都快急死了,你还穷开心?你打算怎么搞?心里有没有谱?”

  婷婷笑了笑,一本正经的说:“老赵同志,你放心好了,我肯定有办法的,你还记得签合同的时候我要唐总加了一条吗?”

  明辉想了想说:“好像要他给你什么权力吧?”婷婷笑吟吟的点点头。

  明辉哼了一声,不屑一顾的说:“哪权力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能当工资发?”

  婷婷哈哈大笑,随即拉起明辉的手,在他的手掌上轻轻拍了一下,然后绘声绘色的说:“你听我说,原来什么都是季斌说了算,根本没办法做事,我现在有人事权、财务权还有生产权。这就好做事了,我已经全部计划好,明天你看我怎么做就知道了”

  明辉了解妻子做事比较稳妥而且能吃苦,见她底气十足的样子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

  八三年十月十八上午八点整,缝纫机厂劳动服务公司在一阵鞭爆声中诞生了。

  鞭爆声过后,唐总把服装厂、纸箱厂、印刷厂、瓶盖厂、商店、餐饮共六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李会计、万出纳、郭副经理和司机小刘召集在一起开会,参加开会的包括唐总共十一个人,把唐总的办公室挤得满满的。

  满面春风的唐总叫大家找凳子坐下,他自己站着笑眯眯的朝所有的人看了一眼,然后开始讲话:“今天公司开张,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开张之前我们大家已经相处了十多天,彼此都认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今后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把我们的公司搞好,搞得热火朝天。特别是你们六位老板,各自把自己的部门经营好管理好,我希望你们个个赚大钱发大财。公司里有一辆半吨的小货车,供各个部门运送货物,需要用车找郭经理,如果用车的人多,听从郭经理调度。好了,我就说这些。老郭,你说几句吧!”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郭副经理摆了摆手没说话。

  唐总又客气的问李会计和万出纳有没有话要说,五十多岁退休后反聘的李会计笑着说了一句:“我祝大家多赚钱!”

  三十多岁文静秀气的万出纳腼典的笑了笑没吭声。

  唐总宣布散会后,六部门的承包人各自忙自己的去了。

  服装厂车间是原食堂的就餐大厅,面积很大,东西长南北宽,长方形车间的东面中端是车间大门,进门右边靠墙摆放了一张旧办公室桌,桌子下面放有几个大纸盒。

  车间北面有两扇特大窗户,窗户外面是马路,和北面墙丁字形摆放了两排缝纫机,一排五台共十台,两排缝纫机中间相隔约60公分,为了缝好的衣物不掉地上,在一块和五台缝纫机一样长的布两边缝上几根绳子,然后把这块布放在两排缝纫机中间,布两边的绳子绑在缝纫机机架上,宽宽的布往中间下坠,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布槽。布槽一端靠着北面墙,另一端挨着和缝纫机成品字形摆放的码边机。

  两付单人床板拼成的长四米宽1,6米的裁剪案板摆在车间西面离墙一米处。东南面墙角处立着一个两层的旧公文柜,这个公文柜和办公桌是唐总向厂总务科要来的。

  车间对面一大一小两间房归服装厂使用,婷婷把大的当仓库,小的当办公室。

  婷婷开完会来到车间,招来的十五个工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坐在缝纫机前叽哩喳啦的聊天,见婷婷来了立即鸦雀无声。

  婷婷走到她们身边,望着大家笑了笑说:“大家第一天上班有些不习惯吧?慢慢就好了。人都来了,我把工资和工种问题跟大家讲一下。第一个月你们拿30元包月工资,第二个月开始计件,多劳多得,做得好不止30元,做的得不好可能没有30元。工资就说到这里。再说说工种问题,这里有十台缝纫机,只有十个人上缝纫机做缝纫工,还有五个人做什么呢?俩个跟我学习裁剪、打板,一个当保管员兼打考勤、发工资。一个负责整理打包兼送货,还有一个质量检验员兼码边。你们先自报自己想做的工种。”

  说完,婷婷把手里记事本翻到花名册对大家说:“这样吧!我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应一声,再说自己想做什么。听清楚没有?”

  有的大声喊听到了,有的小声说听到了,也有笑笑不吭声的。

  点完名,婷婷查看自报工种的情况,看着看着,婷婷笑了,和她安排的基本吻合。只有质量检验多报了一个,缝纫工少报了一个,

  婷婷要自报质量检验员的俩人站一起,她想挑年龄大一点的当质量检验员。仔细一看俩人年龄差不多,都三十来岁。婷婷指着看上去性格泼辣点的说:“赵英,你负责质量检查工作,这工作不但要认真仔细还要敢说敢得罪人。你做得到吗?”赵英笑着点点头。

  接着又对另一个说:“王小娟,你上机做缝纫工。好不好?”王小娟顺从的点点头。

  婷婷对王小娟笑了笑,然后望着大家说:“目前就这样安排,大家各人做好自己的事。虽然分工了但大家一定要合作,要团结,要互相帮助。好不好?”“

  “好!”这次几乎每个人都喊了。

  接着,婷婷把办公桌下面的一个大纸盒搬到桌上,指着里面各种颜色的布说:“缝纫工拿这些碎布去练基本功,车的时候注意,直线要直,拐弯要流畅,慢慢练吧!”

  接着婷婷对保管员说:“刘金娥,你把桌子下面哪几箱针针线线按实数登记,以后谁领了多少针线你要记数,还要她们签字,桌子抽屉里面有本子你自己拿。”

  然后又对质量检验员和打包送货的说:“赵英,万大妹你们俩去把仓库里的马粪纸搬来,放到案板上,轻一点别弄破了。”

  最后,她望着学裁剪的俩女孩说:“赵玉华,陈桂芳,你们俩跟我来。”

  婷婷领着她们走到文件柜前,打开柜门拿出了几张像手掌一样的硬纸板,还有剪刀、尺、圆珠笔等东西要她们拿到案板上去。

  关上柜门后,婷婷走到案板旁边拿起手掌形状的硬纸板对她们说:“这是帆布工作手套样板,等赵英她们把马粪纸拿来了,你们把手套样板放在马粪纸上照着画。听清楚没有?”俩人点点头。

  婷婷交待完车间里的工作,然后做下一步该做的事情。

  公司开张的当天下午,在公司财务室里,婷婷把一张写有纺织品批发公司银行账号的纸递给李会计要她开转账支票,李会计看了看纸上的账号取下老花眼镜望着婷婷说:“小仝啊!这个单位靠得住啵?”

  婷婷笑了笑说:“你放心好了,洪昌纺织品批发公司是国营单位,绝对靠得住。”

  李会计还是有些迟疑,想了想又说:“小仝啊!我做了一辈子财务工作,一直到退休都没出过差错,本来我不想再做,是老唐要我帮忙,既然来了,我就要帮他把好财务关。你要理解,我不是不相信你。我怕出事。”

  婷婷理解李会计的慎重,但她等着纺织品批发公司的帆布开工,于是有些着急的说:“你放心开,我签字,出了问题我负责。可以吗?”

  李会计这才不无担心的开出了劳动服务公司第一张支票。

  婷婷拿着支票立即去纺织品批发部把前一天看好的帆布买回来。帆布数量不多,她用自行车驮回来的。

  公司开张的第二天,其他部门悄无声息,服装厂已经干得热火朝天。

  赵玉华和陈桂芳头天已经学会了在马粪纸上照样板划线。上班后,婷婷要她们在案板上铺一层帆布,把手套样板放在布上,然后照样板划线,划好后,把样板拿起来紧挨着前一只摆放再划线,婷婷教她们一定要一只紧挨一只,做到尽量不浪费布。

  画满了一只只手套的白帆布变成了花帆布。这时,婷婷拿来一根长长的木尺压在最后一排手套的边沿处,再挨着木尺划一条线,这条线贯穿了整个案板,然后顺这条线把帆布剪断,把划了手套的帆布拿起来放在旁边。

  赵玉华和陈桂芳在婷婷的指挥下把帆布铺在案板上,婷婷一边用手抹平案板上的帆布,一边拿起剪刀在刚才划了线的地方把帆布剪断。然后又上铺一层帆布再剪断。

  铺完五层后,婷婷把刚才划满了手套的哪块帆布铺在最上面。拿来一把一尺多长的大剪刀,先把帆布一层层拉平,然后一只手摁住帆布,一只手拿起大剪刀卡嚓、卡嚓的剪起来。站在一旁的赵玉华拿起剪好的一沓沓手套,看了看对陈桂芳说:“小陈,你看只有六层,多铺几层不是更快嘛!”

  婷婷看了赵玉华一眼,摇摇头说:“不行,这四四的帆布厚,层数太多了剪不动,如果是三三的帆布可以多剪几层。知道吗?”赵玉华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婷婷教会了赵玉华和陈桂芳使用大剪刀,又去教缝纫工怎么做工作手套。年轻人学起来快,才上几天班的工人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技术。虽然刚开始一天做不了几双手套,婷婷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会慢慢提高。再说目前还没联系好手套的销路,所以不急于每天一定要生产多少双手套,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让这些新工人练手艺,同时也给服装厂制造一点人气和工作气氛。帆布手套的尺寸基本是统一的,做好后可以放在仓库里。

  婷婷准备用几天时间教会工人做凡布手套,然后去市内找单位联系工作服等业务。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9122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