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凰天下之儒门千金 > 216 君要臣死

216 君要臣死


  “你敢问我这么多就是死罪,你们这么多儒家,个个都学的是尊儒尊孔,可你们应该也记得,儒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天,朕就是要你们这些人去死,你们还敢有怨言?谁敢有怨言,谁就是死也是谋逆之罪!

  谢晋,朕现在就要你死,你敢不死?太子,让过来!”昏君发狠的对着这些虚伪的朝臣,如果可以,昏君恨不得全杀了,可昏君也知道,全部杀了也不行,只能杀一部分最有野心,太子最难驾驭的朝臣,剩下这些有李傲震慑着,他们再也不敢架空皇权了。

  “不,父皇,儿臣求你了,大明会乱的,父皇?儿臣不让父皇杀了老师,儿臣不让。”太子哭着抱着谢晋,死死的护着他,不让父皇杀了他。

  “太子,微臣能得太子厚待,微臣死也能瞑目了,微臣不惧死,但微臣却担心大明就此大乱,太子,微臣不能让太子背上不孝之名,太子,微臣愿以死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若微臣在天有灵,一定庇护大明的子民,微臣去了!”

  谢晋虽然怕死,但到了必须要死的时候,能做的就是给自己挣最响亮的名声,死后能名垂青史,更能福泽自己家人。

  谢晋对着皇上,对着太子,更是对着还活着的那些朝臣说了这样一番催人泪下的最后遗言之后,就挣脱太子的束缚,自己一头撞在殿堂之上,死的轰轰烈烈。

  谢晋的死让太子悲伤欲绝,更是让所有朝臣心生敬意,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谢晋这样的轰轰烈烈,敢站出来对着昏君质问,敢这样一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撞死自己。

  昏君气昏了,这个谢晋就是死也为他挣了这么响亮的名声,以后太子对他家人还不是会更加照顾?让他家人有机会再次架空自己儿子?

  “来人,传旨,谢晋蔑视天子,削去谢晋直系亲属全部功名,五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就是朕的太子,朕的太孙也不能改变朕今天的旨意,否则就是对朕的不孝,朕就是死也不能安息。太子,你可记得朕的话了?”

  皇上知道谢晋这几十年的名声都会响亮的很,他的子孙后代就是凭借他的名声也很容易混进官场,今天只有堵死谢晋一家进入官场的可能,五代之后,谢晋是谁,怕是谁也不知道了吧!大明的朝廷,没有功名的儒生,是没有正经名分的,也是不可能有任何的仕途的。

  太子原本在你在谢晋这样轰轰烈烈的死后,有了补偿他家人的想法,结果就听到自己父皇把谢晋一家的仕途都给断的干干净净,还是五代不能出仕,不但这样,父皇还用不孝之名逼迫自己答应这个圣旨,让自己就是登基也不能给老师一家有多少的补偿,顿时对老师心痛难当,更是愧对老师的教导,面对不孝这样的大罪,太子只能辜负谢晋了。流着眼泪答应了皇上的话。

  皇上看自己把该杀的都杀的差不多了,天生自己就是昏君,怕个鸟?多加诸自己身上多少臭名,自己都担了,只要能给儿子一个清清爽爽的皇位,叫自己做什么都愿意。

  随着皇上身边的太监一声退朝,还活着的这些朝臣都湿漉漉的从大殿离开,每一个人仿佛都死过一回,到了皇宫外面,不少大臣已经忍不住的呕吐起来,还有一些朝臣出了皇宫就挪不动脚步了,人虚脱了。

  李傲被皇上叫着留下来,太子恶狠狠的盯着李傲,恨不得要吃了他一样。

  皇上看到儿子这样瞪着李傲,也不废话,叫他跟着自己一起进自己寝宫。

  皇上寝宫之内只有李傲跟太子了,其他都被清场走人了。

  “厚治啊,你可以先放下对今天的事,好好听父皇怎么说,以后这个大明就交给你了。

  当年我跟你一样做太子的时候,也是听着这些儒家道理长大的,可当父皇登基之后,父皇无论做什么,都有朝臣指着父皇,说这样有违大义,父皇那样做,也有人对父皇说不可以。

  父皇当时还小,也敬重他们,听他们的话,可渐渐的,父皇说什么他们都会说父皇做的不对,甚至到了父皇登基几年后,看到鞑子肆掠边疆的奏折,问那些内阁如何处理的时候,他们竟然把几十年前的一些关于鞑子肆掠边疆的奏折给翻了出来。

  他们那时候用极为稀松平常的口气说,这件事很平常,鞑子就是抢也抢不了多少,要是真的派兵去追鞑子,不但见不到鞑子的影子,还会糟蹋多少百姓的赋税钱,更是逼的那些边军为了抢军公,杀良冒功,说这些边军光是会吃,没有一个有男人的血性,见到鞑子跑的比兔子还快,可见到农户,商户,个个都是杀人的好汉。

  说为了治理这些边军,他们历年来就无视鞑子抢掠,更是把边军都控制起来,不让他们再祸害百姓,将他们的钱粮控制的死死的,只要他们被拿捏的死死,不当是可以控制他们不能为害百姓,还能控制他们不能造反,天下之乱就乱于这些低贱的军户。说读书人都懂的君为臣纲的道义,说着大明这么多年来,只有哗变的边军,没有一个造反的儒臣。

  可是父皇想要保护大明的子民,想训练新兵,想制造精良的火器,可这些大儒们把钱捏的死死,就是不肯拿出来,而父皇也用自己的钱,请人私下制作,确实是在大量浪费钱,父皇拿出的钱不仅仅是用在制造武器上,还有大量的钱被制造局给贪污了,还是从上到下的全部都贪污,而他们给父皇的武器却是随时可以炸膛的火器,让父皇的钱全都白白糟践了。

  父皇后来也想明白了,这个大明的所有朝臣就没有一个不贪的,是,他们的俸禄是低,低的不能养活他们全家,可他们每个人都有看不见的份例,外放的官员有当地的份例,京城的官员有地方官给他们份例,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例外。

  父皇也知道这些,对此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多少年来的规矩,父皇也不能让这些官员饿着肚子上朝吧!

  可父皇也不明白了,都有份例养活你们一家老小了,你们还贪,还是上上下下的全贪,就连父皇制造一些火器,都能被他们贪墨一半以上,还是他们的惯例。

  父皇要杀了他们,可杀了他们之后,换来的人还是贪,父皇后来知道,除非杀光了这些官员,不然,换多少官员都没有用。父皇也知道,不能真把这些人都杀了,大明还得要他们管理。

  所以父皇想通了,不做这些火器了,父皇要存钱,存很多很多的钱,父皇要把这些钱都留给你,让你做什么可以挺直腰杆,不必看户部那些人的嘴脸。

  父皇是烧丹,父皇就用烧丹的名誉给你存钱,父皇这么多年不愿选秀,不愿多生子嗣,父皇就是要给你存钱,给你留下这笔钱做资本,建造出大明威武的军队,不让鞑子再肆掠我们大明的边疆。

  还有,今天父皇杀了那些人,他们这些人跟父皇当年登基的那些满嘴仁义的大臣一样,既会说的光明亮堂,也都存着深深的野心,这些人的野心不是举旗造反,而是要实实在在的掌握大明的一切,包括掌握你的思维。

  父皇当年走过的路,父皇不能让你也再跟着走一遍,如今的大明,鞑子肆掠,流寇四起,倭寇也横行福建,就是女真也时不时的会杀一些人过来,父皇更是知道,放眼看去,大明几乎没有几个太平的地方,父皇对不住你,留给你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父皇知道,要是想真正改变大明的现状,不但要有大量的钱,还要有绝对的权利,再也不能让那些儒家朝臣架空我们的皇权。

  所以,今天父皇就要他们死,更要那些活着的朝臣心惊胆战,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臣,是君让他们死,他们不得不死的臣。父皇本来就是昏君,不在乎在添一个暴君的名声。父皇只想要你过的挺直了腰杆。

  父皇知道你心性醇厚,绝不会忍心举刀杀他们,父皇替你杀了他们,父皇还把李傲留给你。

  李傲,你过来,厚仁,李傲这么多年无论做什么也是奉旨行事,放眼看去,父皇只看到李傲对我们一家忠心耿耿,就是前一任的锦衣卫指挥使王斌,他都知道会为自己打算,在猜到父皇身体不好的时候,早早就给自己留了后路,把李傲留给那些朝臣仇恨。

  今天还活着的这些朝臣你可以使用,但也要让李傲看着他们,不能让他们再次得势架空了你的皇权。

  还有一些人,父皇看他们都是真的儒臣,心性比这些京城的儒臣好多了,父皇给你留了名单,你以后看着用吧。李傲,你可以先回去安顿家人了,我还有话再跟太子说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biqwo.com/dudu/92/92211/471523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