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春风十里 > 第 40 章

第 40 章


  <></>

  林如海对林黛玉自是有求必应,将施粥一事交与她亲自料理,“玉儿只管放手去做。”

  “多谢父亲。”林黛玉见父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很是高兴。

  “不过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最后为父也要饿肚子了。”

  “是。”林黛玉认真的点了点头。

  在黎嬷嬷的帮助下,她不仅准备了米粮,还安排好了施粥的人手,“天太冷了,也是辛苦得很,去帮忙的都有御寒费。”

  有不愿意出去挨冻的,便将差事给了想要赏钱的,一时皆大欢喜。

  只是林家的庄子都在南边,米粮运不过来,熬粥的米都是要花银子买的。太子下令,凡京城商人,皆不许坐地起价。

  却没有提惩罚措施,故许多米商还是将米价抬得高高的。

  林黛玉从账房拨了大笔的银子出去,她道,“米价这样高,陈米也就罢了,多洗上几遍。只是若有贪便宜买霉米的,莫要怪我不客气。”

  光王府,郡主府和桂家都和林家先后施粥,有林家的婆子将林黛玉不许买霉米的话传了出去,一时间不论灾民还是百姓,都道林家大小姐菩萨心肠。

  这日风雪连天,一架马车低调的停在林府后门。

  披着斗篷的青年悄无声息的进了门,林如海打一把纸伞立在廊下,见他冒雪而来,微微一笑,“殿下来了。”

  “老师身体未好全,何必亲迎。”太子明曜揭开兜帽,露出一张英俊贵气的脸,“母后今日一早便已去太庙为国祈福。”

  “我有个好消息,迫不及待的想告诉殿下,故而在此等候。”

  “老师快讲。”

  “陆翊胜了。”

  明曜长长舒了一口气。

  林如海的声音夹杂着风声,有着不容错辨的喜悦,“陆家商铺的大批米粮,不日便可到京。这还要多谢甘总督鼎力相助。”

  “有了这批粮,帝都雪灾便能得到大大的缓解。”

  “殿下声望,亦可上一个台阶。而户部,竟拿不出赈灾的银子。从前那些功勋借户部的银子,也该还了吧。”

  “父皇念旧,如何肯呢。我三次上书,皆留中不发。”

  “殿下仍需努力。”林如海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陛下尚未因此申斥您。”

  二人说着进了林如海的书房,幽幽梅香随着暖风扑面而来,明曜笑道,“老师真是雅致。”

  墙角搁着一株小巧的腊梅,被种在漂亮的青瓷花盆里。这梅香便是由此而来。

  林如海但笑不语,那是林黛玉放到他屋里的。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桂侍郎满头雪花的快步走进来,“好大的雪,如海你门口可得铲雪了。”

  林黛玉坐在窗边,看院里的红梅被雪花覆盖,低声道,“父亲又在待客了吗?”

  “姑娘怕吗?”黎嬷嬷问她道。

  林黛玉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好怕的,我依稀猜到一些,却还是喜欢这样的父亲。从前我还小的时候,祖母总是抱着我在膝上,一遍遍给我说父亲高中探花时候的事。我很喜欢父亲,可是从弟弟过世之后,他和母亲总是郁郁寡欢。如今这样,真的很好。”

  还能见到老父这般意气风发的样子,着实难得。如陆伯父所说,人生在世,须得尽欢才好。

  “姑娘很孝顺。”黎嬷嬷说的是心里话,“老奴见过很多高门贵女,在这样的时候,惦记的大多是自己的前程。”

  “因为父亲待我亦很好吧。”林黛玉翻了一页手里的史记,“郡主和父亲,在做一样的事吧。”

  黎嬷嬷道了一声是。

  “知道了。”林黛玉自此不再过问此事。

  今上果然在大朝之时,呵斥了太子,称其铁石心肠,容不得国之忠良。

  “朕竟养出你这样一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羽翼未丰,已经想要斩除朕的肱骨之臣不成?”

  明曜对着暴怒的君父,缓缓笑了,说不出的清朗,那是来自王氏的血统,皇帝最是见不得的笑。

  每每见到这样的笑容,他便会想到当日的卑微,他明明是嫡出皇子,可却被王氏女的气度风雅所压制。太后三求王氏女,铸就了他的皇位,却也铸造了夫妻二人不可挽回的鸿沟。

  王氏不过是老而不死的士族罢了,他才是真命天子,纵然王家这些年并无人出仕,他仍然觉得他们无处不在。

  随时会回到那一日,他跪在王家家主面前,诚心诚意道,“久慕琅琊王氏,愿求得一淑女。”

  明曜没有给他太多回忆的时间,他朗声道,“父皇的肱骨之臣竟是这样掏空国库的蠹禄吗?国之忠良,皆是如此,我明家江山危矣。”

  “逆子!你快给我滚下去!”

  三皇子明昕便喝道,“太子殿下莫不是要气死父皇方才罢休不成?”

  “三弟这样的指责,孤是不敢当的。”太子朝他走了两步,金殿之上,犹如闲庭信步,“旁的不论,甄贾两家,便欠国库已逾百万不止。皇商中薛,李,秦皆不顾孤的禁令,抬米价至十倍不止。那些人,都是三弟的门下吧。”

  “实在是信口开河,你虽尊贵,我亦是父皇亲子。”

  桂侍郎出列道,“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三皇子如何敢这般和殿下说话。殿下出身嫡长,三皇子尚无爵位,不过妾妃所出,如何敢这样目无尊上。”

  一句妾妃,整个三皇子一党的脸都被扒干净了。

  不过,确实到了翻脸的时候了。

  太子大度的道,“桂侍郎不必如此,三弟也不是头一遭了。还请父皇下旨,命这些人等尽快的将欠银归还国库,以作赈灾。”

  皇帝阴沉着脸,置若罔闻,“退朝。”

  当天下午,陆家的米到了,一共分作四份,一份送到自家米铺封存,以备不时之需,一份送与太子,另外一份自己开棚施粥。

  最后一份,分给了林桂诸府。

  林黛玉清点完账册,去报给林如海听,“陆伯父好大的手笔,竟一家撑起整个京城。”

  “我少年时曾经去过一次平原,陆家的田地一望无垠,看不到尽头,有这样的手笔,不足为奇。”林如海翻看了一回账册,赞道,“你做得很好。”

  然而又心疼女儿小小年纪便要学会这样多。

  父女连心,林黛玉一望便知,反笑道,“能学这样多的东西,我很高兴。”

  她并不想绫罗珠玉的被娇养,然后长大了,嫁去另一个地方,庭院深深的过一辈子。

  虽然这已经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儿能有的最好结局。

  她心里,仍旧有那一幅百舸争流图。

  宫中亦是风波不断,贵妃和安嫔在御花园狭路相逢,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不知怎的,身边宫女内侍环立,竟让两位娘娘都落入莲池中。

  这个时节的莲池哪里有莲花,唯有冻得刺骨的冰碴子。

  两位皆染了风寒,高烧不退。皇帝愈加心烦意乱。

  太子妃亲自去探望安嫔,安嫔隔着帐子道,“请太子妃回去,被我过了病气可如何是好。”

  “晚了,我已经进来了。”太子妃坐在她床头,摸了摸她的额头,“还是很烫,娘娘喝药了吗?”

  “喝过了。”安嫔不安的避开那只美如白玉的手,她怕自己弄脏了那样的美好。

  太子妃在她手心塞了一个小小的荷包,“一个时辰方会发作。我知道你懂。”

  “奴婢懂。”安嫔将荷包牢牢捏在手里。

  就如那日太子妃不过一句话,她便懂了,从此扮演好了楚楚可怜的角色,数月里分去贵妃无数恩宠。可她也懂,皇帝那日闯入并不是简单的意外。

  有一只手布好了局,又有另一手,将太子换成了皇帝,也许就是眼前这只毫无瑕疵的玉手。

  这日夜里,皇帝先来看望了安嫔,素衣白发,纯净动人,和他记忆里的少女融为一体,他握着安嫔的手,满是疼惜,“安儿,朕今日留下来陪你。”

  安嫔先是点头,随后又摇头,“听说贵妃娘娘还没有清醒,陛下还是去瞧瞧娘娘吧。”

  “可是朕想陪着你。”

  “陛下总要想想三皇子。”安嫔如温顺的白兔,将脸贴在皇帝掌心,“陛下,只要您的心在臣妾这里,就已经足够了。咱们的时间还长着呢。”

  “朕喜欢这句话。”他说着松开了手。

  这一回不放手的却是安嫔,她羞怯道,“陛下再晚些去吧,臣妾命人备了补汤给您。”

  皇帝自是不会驳她,喝完汤方起驾去了贵妃宫里。

  贵妃仍旧睡着,脸烧得通红,皇帝接过宫女手里的帕子,替贵妃擦了擦脸,“贵妃这样睡了多久了?”

  “回陛下,娘娘下午醒过,念了陛下好些时候,实在撑不住才又睡过去了。”宫女满脸的担忧。

  “既然清醒了,怎么不去叫朕?”

  “娘娘说您近日为了国事辛苦,她不过是小病,不能为了这打扰您。”

  “你身上擦了什么,这么香?”皇帝觉得浑身燥热起来,往日瞧这大宫女便是俏丽可人,此时更是意动不已。

  “奴婢身上什么都没有擦啊。”宫女说着低下头,温柔而娇羞。

  “那是你人这样香了?叫朕闻闻。”皇帝凑过去在她脖颈处嗅了嗅,觉得愈发忍不住,一把将宫女打横抱起,进了内室。


  (https://www.biqwo.com/dudu/94/94607/49342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