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元嘉烽火 > 第九章 观法

第九章 观法


  南朝都城建康,东吴时方成为大都会,已历三朝,可谓江左第一大城。由于北朝迁来的贵族都在这城中混居,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地位。

  从丹徒到建康走水路,溯长江而上,很快就可到达。

  刚一上船,就听船夫问道:“这位先生可是檀羽?”檀羽大奇,回道:“我是啊。可我好像不认得阁下?”船夫笑道:“是这样的,几个月前,有个叫牛盼春的人也坐过我的船,当时他给了我很多钱和一幅画像,说画像上的人名叫檀羽,如若以后遇到,不要收你的船钱,还要把你介绍给东安寺的住持慧严方丈。”

  檀羽心中一“咯噔”,又是牛盼春,他何时到了南朝?檀羽无奈一笑,只得说道:“也罢,那就请你带我们去见这位慧严方丈吧。”

  于是船夫驾着船逆流而上,约两个时辰,便在一个渡口登岸,往西走了不远,就看到一座寺庙,这就是东安寺。这东安寺位于建康城东的群山之中,素以树木繁盛、花香怡人闻名。

  檀羽等人随那船夫来到东安寺,刚走进大门,一个小沙弥却将寻阳拦住了,说道:“阿弥陀佛,本寺规定,入寺须得素颜,这位女施主不能进去。”寻阳一阵脸红,忙道:“我……我不知道今天要进寺庙,可是哪里有水让我洗洗吗?”小沙弥指了指远处一颗松树,道:“那下面有口井,去那洗吧。”寻阳道声多谢,忙不迭地跑了过去。

  柳元景却有些不以为然,道:“你们这些秃驴,管天管地,还管我们小夫人的妆容?”

  檀羽忙拉开他,劝道:“佛寺毕竟是清修之所,我们这些红尘中人来此本就是打扰清静了,若再着浓妆就是对佛菩萨的不敬。这寺中的小沙弥即能有此觉悟,可想而知,慧严方丈乃是不世出的高人。我有心讨教些佛法,今晚就在这寺中借宿。你不愿与僧人为伍,不如先去找你那位老友吧,安排好我们进城的事,明天来这寺中接我。”

  柳元景犹豫道:“可我如果离开你,万一……”

  檀羽一笑道:“难道你还怕我跑了不成?你与我相处也有一段时间,应该知道我的性格。既然答应你们的事,我一定会办到,绝不会半途而废。”

  柳元景想了想,道:“好吧,那我现在就走,先生一切小心。”

  他刚一走,寻阳就回来了,头上身上弄得都是水。檀羽轻轻一笑,替她拭了拭脸上的水珠,道:“公主真个是出水芙蓉啊,怎么装扮都是那么迷人。”说得寻阳又是一阵娇羞。檀羽又让兰英拿了干的汗巾替她擦拭,以免着凉,这才携着二女进了东安寺。

  南方的建筑多以清幽为胜,这东安寺便颇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满寺的松树,将殿堂亭阁掩映其中,也就凭空多出几分清宁来。人在其中徜徉,更觉心也随之静下来。

  那船夫显是这里的常客,直接就将檀羽三人带到了方丈室。室门口的小沙弥听说是求见方丈的,阻道:“方丈师叔正在坐禅,不能见客。”檀羽道:“那我们就在这儿等着。”然后转头对船夫道:“多谢你送我们来此,一会儿我们自去见方丈,你有事就先走吧?”船夫点头而去。

  檀羽三人便在这方丈室外等候那方丈出关。兰英小声问檀羽道:“羽弟,牛盼春为什么会介绍这位方丈给你?”檀羽道:“英姊你忘了我们要如何才能帮刘三郎洗清沉冤、将苏家大姑救出牢笼?”兰英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向整个南朝的刑罚体系挑战。要挑战就要有所凭借,而佛家的戒律则是上佳的选择。所以羽弟你想来这儿问问戒律。”

  檀羽道:“不错。我一听那船夫说到东安寺,就有心来此。这东安寺看上去香火不旺,可它是南朝最著名的律寺,其方丈慧严律师以前曾随鸠摩罗什大师学经,可谓声名远播。也不知这牛盼春怎会如此知我心意,不过反正他帮我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就欣然受之吧。”

  一边说话一边等候,不自觉就过了一个时辰。寻阳毕竟是公主,终于有些站不住了。檀羽见状,索性拉着二女席地而坐,又说些悄悄话逗二女开心来打发时间。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方丈室的门这才缓缓打开,一位身着大红祖衣的白须僧人走了出来。檀羽三人皆是通晓佛寺规仪之人,一看即知,这二十五条的祖衣乃是只有方丈大德才能穿着的庄严僧衣,是最隆重的礼服。檀羽当即明白,这是慧严方丈用最高规格来迎接自己。如此的高僧大德,对自己竟这般看重,檀羽不由得心中一阵激荡。

  三人立即站起身来,向慧严方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檀羽道:“后学檀羽,久闻慧严律师法名,今日专程携内子前来拜会,还望慧严师不吝赐教。”

  慧严虽已是耄耋老人,但佛相庄严、面容慈祥,令人如沐春风。只见他双手合什,宣了声佛号,说道:“施主就是破赵郡奇案、解河东乱局、除仇池匪患、守上邽孤城的那位少年奇才?老衲听说有少年来访,却不想竟是如此尊客。让三位久候,罪过罪过。请到斋房用些茶水,老衲随后便来。”

  于是檀羽三人被小沙弥引至斋房。兰英得空对檀羽道:“这位慧严师一见即知是当世大德,羽弟今天可以好好向他问道了。”檀羽微笑道:“没错。师尊曾说,慧严律师的学识当世罕有,今天能得向他当面求教,必使我一生受益。回南朝能有此番境遇,也不枉此行了。”

  说话时,慧严已走了进来,又命小沙弥奉上清茶,这才盘膝坐了上首。他向檀羽微一颔首,开言道:“檀施主果然是气宇轩昂,我观你的面相,日后必是大有为之人。”

  檀羽忙谦道:“律师谬赞。后学目前不过是被软禁在南朝,还不知何年何月方能脱身,更不敢奢望‘有为’二字。”

  慧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其实无为,无为即是有为。檀施主已深谙此‘中道妙观’矣。”

  檀羽也是一笑,道:“我只知《妙法莲华经》有所谓‘中道妙观’,是从介于假与空、宏与微之间的状态来看待整个宇宙,却知之不详,还望律师为我开解。”

  慧严道:“檀施主是儒门弟子,阐说佛法却用儒语,倒也别有一番滋味。所谓‘中道’,乃是圆教要旨。圆教以圆融三观为基本教义。‘三观’者假、中、空也。‘假’即是说一即一切,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真如幻化而来,不过是一个‘一’而已。‘空’即是说一切即一,世间一切事物皆可回归为‘一’,其中空空如也。‘中’即是说一与一切皆着于世,不可或缺,世间一切事物既是‘一’亦是‘一切’。此三观须圆融于你的本心中,即是‘一心三观’之法。”

  “那么这‘一心三观’有何妙处呢?”

  “无此三观,则一切皆着相。只这三观互融于心,方能荡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相。”

  “我有些明白了。这三观之法,就是说看待世间万物都要从三个不同角度同时入手。因凡人在这尘世之间,目不能兼视、耳不能兼听,就会产生迷惑,再加外界人事有意欺瞒,往往被骗而不自知,心中徒生无明烦恼。只有从这假、中、空三个角度同时审视一件事,方能不为这尘世所迷,远离贪、嗔、痴三毒。”

  “檀施主果真是慧根独具,出言不凡哪。无量寿佛。”


  (https://www.biqwo.com/dudu/98/98841/57536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