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情愫三国 > 第五章

第五章


  乌雀不见,天高月小,朗明星稀。京口的夏日晚间并不如白天严酷,且不时还有凉风袭袭而来,让人惬意万分。

  此时夜色漆然,凉如静水。院间地土大都使用鹅卵石铺造而成,稍微有些凹凸不整,但令人感受到了一种错落有致的妙境。悬在矮空中的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到了老树枝头,皎洁似玉盘,万丈辉生。

  许云驻足于院中,听着周遭四起的蝉鸣,闭目感受着这无端的悠然境意。月儿在一旁静静地侍奉,她是许云的近身侍女,这一年一来,不,确切地说是公子跌落池塘醒来的这段时日,没有人比她更能感受到公子的变化,这还是那个一脸玩世不恭,到处讨人鄙夷的富家子弟?但她知道,她无需多想,只要侍奉好公子便行。

  月儿心里思量着些什么,许云当然不知道,但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来这里将近一年了,他发现,凭他的际遇,若只是想在张家图个安稳,那倒好说。但许云并不是这样甘于现状的人,他心中所谋的是偌大。

  多次的外出游际让他看到了许多的炎凉,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命比草贱。不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形容也想去不远了。何尝又不想依靠自己在这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建立一方势力呢?可这兵荒马乱,手无寸兵,从何谈起?想到这里,许云心头一亮,等了这么久,老天倒也不负他,那个长身玉立的白衣书生竟是贾诩!贾诩是谁?许云一点也不含糊,后世大名鼎鼎的“毒士”!其才智之力被看作不下于三国时的任何一人,他显现出的谋略,是真真正正的大谋,做到了运筹帷幄,制胜于千里之外。可惜最终选择了隐退这条保身的道路,没有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属于他的光辉灿烂一笔。

  正想间,身旁的月儿却轻轻扯了扯许云的衣袖,低声道,“公子,贾公子他来了。”

  “喔。”许云应道,转身迎了过去,对于贾诩,他压根就没有抱巴结讨好的心态,而是那种真正一见如故的挚友。即便是对他宠爱有佳的外公张昭身上,也没有那丝像早已熟识的亲切之感。

  “云兄。”还隔着几步方远,贾诩便已出声招呼,贾诩自己都不知为何,总觉得身前这少年是同一类人。他换上了一身飘然的绿布衫,爽然笑语,使得许云如沐春风。

  “喂,带你过来了,我总可以走了吧。”随来的晴儿在贾诩身后很是气恼,三更半夜这人硬是要自己带他前来见公子。

  贾诩稍稍一愣,旋即道:“那谢谢你啦。”晴儿一憋嘴。

  许云看在眼里,微微一笑,拱手道:“诩兄莫怪,家中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她们倒也轻松随意惯了。”

  贾诩摆摆手:“哪里的话。”许云旋即道:“晴儿,月儿,你们先下去吧。”院中央幽幽地伫立着四五棵老槐树,淡黄的嫩花半开晚夏,庭中芳香四溢。许云把盏更杯,半大不小的青铜酒杯不时盈满又空尽,其实那时的酒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酒,只能说是兑了一些酒的水。贾诩又是接过许云手中的酒杯,没有多言,一饮而尽。不禁一时兴起,赋道:“墨空柔皎花满地,漆槐虫鸣遍芜间。月华如练,影徒成三,明明可掇,最难舒怀。何是一解忧?冥冥千里愿人娟.长是人此处,举杯饮尽唯怅然。”月光斑斑下,风吹草低,贾诩绿衫飘卷,满腔情怀,配上他那中气十足的嗓音,宛若仙人降临红尘一般。其气质之佳,让许云暗暗称奇,羡煞不已。

  及到贾诩赋毕,嘈嘈虫鸣依旧,真似去到了一番仙境,而后又归到本来。

  “好。呵,好啊。”许云端坐石凳上,击掌道。贾诩长呼了一口气,似乎把所有的压抑与不快尽皆融入了赋中,吐到空气之中。他忽地又抓起酒杯,猛灌了一口,一时酒入愁肠,但有少许溢过嘴角,也顾不得擦拭。

  许云也饮下了半杯,嘿然笑道:“酒不醉人,人自醉,借酒消愁,愁更愁啊。”贾诩听了,起身严肃道:“既然我两人相见如故,不若在此义结金兰,何如?”许云心中大喜,正合了他的一桩心愿,遂道:“如此甚好。”

  当下两人互报了年龄,许云十七(在这个世界的年龄),贾诩长他三岁,许云尊其为大哥。虽然已是深夜,整个府邸都已陷入黯然的沉默之中,两人却也丝毫不着一点困意。没有杀猪宰羊的隆重,但两人心中乾静空灵,互相晓意。

  是夜,两人促膝长谈,论及天下英雄,以写于掌中为约,许云几笔写下“刘孙曹”三字。贾诩也翻转手心,两人相视大笑,原来贾诩写的是“刘曹孙”。不远处的南厢房中,一个老者默然长立,像是在斟酌着什么,末了深深一叹。


  (https://www.biqwo.com/dudu/42/42921/239670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