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三罗马 > 13 博斯普鲁斯

13 博斯普鲁斯


  作为一个帝俄君主,亚利对东方帝国的政策很明确,要尽可能让这个帝国在接下来的运动中变成割据的状态,南边太强就帮助北边打南边,北边太强就帮南边打北边。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既不能成为帝俄的敌人,也不便成为帝俄的萌友。帝俄唯一潜在的萌友只有夹在霓虹和东方两强之间缝隙且非常依托帝俄武力才能保持存在的朝盛——如果帝俄的海军和陆军不算的话。

  以这个现实为前提,帝俄必须放低姿态,只要没人去触碰朝盛和南斯拉夫,亚利并不介意做一个长时间不理世事安心种田的欧洲贵族。以帝俄的工业发展速度,人均收入能够很快在十几年后跟西欧列强人均收入最低的普鲁士达到相近水平。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帝俄进一步扩展外交和政治影响力的黄金时期。

  亚利并不认为他的内政发展有什么可以被质疑的地方,在正式把权力移交前,依靠后世的知识,亚利已经把能够调整的法理通过保障权利的方式重新进行了解释——即以后帝俄的法律将紧密围绕着宪法进行解释——充分的让帝俄的危险份子失去其法理。

  俄皇整个年度的政治任务业已结束。至于如何跟东边的老大帝国取得合约,这都不是他的问题。按照亚利的想法,只要帝俄能够保障朝盛和东方帝国与霓虹的疏离,就能够确保帝俄的安全和既得利益。

  ————————————————————————————

  俄皇来伦敦还有一个目的,他可以先向爱德华透露一点把君士坦丁堡交给希腊的风声——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愚蠢——亚利认为,帝俄既然要在东方获得领土,必然要在西方摆出一定的和平主义的姿态,而让整个欧洲人都非常关注的,大概只有君士坦丁堡了。

  亚利对南北满重要意义的认知比他总参谋部的的下属们要深刻得多。南北满是一个大粮仓,而且也不缺少煤炭、石油和钢铁等工业的原料。而且两面环山,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可以变成帝俄确保远东安全的重要基地。在这个可以拿下远东的重要关卡,亚利认为帝俄可以在西方媾和而确保东部的安全。唯一能够威胁远东的力量——霓虹在蛰伏着****伤口。

  一旦霓虹与一直在太平洋敌视的米利坚联合外加还要收回外满的东方帝国,这样的情况简直不能再遭。由于要建设福利国家,帝俄还没产生几位革x命x导x师的土壤,自然也没办法去鼓x动东方帝国的底层去反对上层,最终形成世界的东方阵营并形成和解,只能选择在东方问题上与西欧的列强达成妥协的方式以求使得对南北满的吞并合法化。

  亚利对交出君士坦丁堡的妥协是有保留态度的,金湾和伊斯屈达尔的帝俄要塞一定要保留。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且只能转交给希腊。这样就能让不列颠陷入抉择——要么支持奥斯曼在高加索限制帝俄,要么就支持希腊实现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的中立化。

  不列颠对帝俄可能出的牌一无所知:帝俄的牌很好打,既可以扩大法波联盟至整个帝俄,也可以选择联盟德意志,也可以选择联合不列颠,还可以跟远在亚美利加州的米利坚玩起孤立主义,也可以搞几套组合。可无论怎么打,无论打哪一张都会对不列颠的外交政策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在德意志海军开始对皇家海军形成威胁之际,最坏的打法就是帝俄和德意志两边在包括捷克、波兰和匈牙利在内的中欧问题达成妥协——受限于地形,不列颠最大的南安普顿港将陷入德意志本土舰队的封锁而不能使用,而其他的港口并没有南安普顿那样足够大的吞吐能力。不列颠曾经在特拉法加打败过法兰西和西班牙的联盟,然而在工业时代,面对俄德联盟则没有那么大的底气。

  亚利有一个理想,就是彻底把世界大战的原由消灭:在巴尔干,通过奥地利的解体已经基本确定巴尔干将不会成为火药桶;既然没有一战,那德意志有没有奥地利的某蹩脚画家发展的土壤很难说。可自从与奥斯曼的战争后,亚利感受到逐渐紧张的局势——各国都在加紧做战争准备让亚利的努力必然是徒劳的——既然已经没法抑制可能的世界大战,必须要找对萌友赢得大战,或者避免进入世界大战。

  ——————————————————————————————

  回到圣彼得堡,亚利就跟内阁成员和总参谋部成员一道开始讨论帝俄把君士坦丁堡还给希腊的可能性。

  亚利相信不列颠和希腊是愿意接受君士坦丁堡的,帝俄可以削减数量,但必须在金湾保持军事存在这一点也很现实。

  帝俄和不列颠在这个方面要求并不相同——帝俄要求的是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不让其他国家军事舰队进入黑海,而不列颠要求封锁达达尼尔海峡而不让帝俄军事舰队威胁苏伊士。在君士坦丁堡问题上,两边没有接收的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到底帝俄愿不愿意移交。

  君士坦丁堡其实实质上除了帝俄的驻军之外跟帝俄联系屈指可数,即便有关系也是所谓的宗教上的关系:君士坦丁堡的淡水和包括食物在内的货物供应或来自于保加利亚或来自于希腊,帝俄对南欧的农产品——橄榄油和热带水果的需求不是很大。因为各种原因,帝俄更倾向于从波斯和阿拉伯人手中进口热带水果和其他热带农产品,而不是地中海。即便考虑出口,帝俄仍然是一个进出口并不是举足轻重的国家,帝俄的出口的大宗商品第一是粮食,第二是成品油,而这两者因为出口对象的原因都不太需要海上运输。

  这个问题于是就变成了到底应不应该为了维持某种象征继续维持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虽然明面上所有的与会者都得出不应该放弃君堡这个精神堡垒,但都同意适当地减轻对不列颠在君堡问题上咄咄逼人的压力,换取帝俄在远东的空间。

  俄皇对这个计划保持乐观,经过秘密渠道进行联络后。一场只有两边知晓的秘密会议,在阿姆斯特丹展开。

  ;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341/27577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