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之老来子 > 177.177

177.177


  回到宫里, 圣人挥退了(身shēn)边服侍的太监宫女, 径直走到内室。一眼望去, 里头是空无一人,但内室的一处榻上已经摆放好了糕点茶水,俱是冒着(热rè)气, 显然是刚刚做好放上的。

  不过他没有在意,只是自然地坐到榻上, 端起一杯茶, 轻抿了一口,说道“最近宫里有什么异动啊”

  旋即,不知道从哪个角落传来沙哑地声音,恭声道“太上皇今(日rì)又召见了忠顺亲王, 两人私下密语了片刻。”

  这忠顺亲王,便是太上皇的第十二子, 甄妃所出的那一位。早年因为是幼子, 又惯会装傻扮痴, 加上受宠的甄妃在边上提点, 最是收到太上皇宠(爱ài)。只是现在, 太上皇怕只是那这个儿子作个棋子, 想要和自己较劲罢了。

  但毕竟皇家作为天下表率, 向来讲究“以孝治国”, 为了自己的名声, 再加上看在江南权势滔天的甄家的面子上, 尽管内心腻歪极了这个弟弟, 圣人还是给他封了一个亲王的位置。只是为了敲打他,圣人在封号上边作了些文章,忠顺忠顺,自然是警示这个弟弟要做到忠心顺从。

  圣人眯了眯眼,声音里边听不出喜怒,说道“哦,那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那沙哑声音的语气却更加恭敬“忠顺亲王哭诉自己被圣人压制,黜落了好些个王府的门人,他在朝内也是声势大减。说圣人您这是”

  “这是什么”圣人的声音越发让人听不出喜怒。

  “说您这是在故意打压他,也是在给太上皇没脸。”

  “哼哼,这么说倒也是没错。”圣人低声自语道,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登皇位的九皇子了。他城府极深,筹划多年,故意表现地不争不抢,才能在诸位皇兄落败后异军突起得了最大的那份好处。

  但是这也意味着在明面上他不能大肆招揽人手,加上他母家不显,收养他的嫡母即使有心,但是嫡母的家族资源多是投注在太子(身shēn)上,到他更是寥寥无几。

  所以即位后,他没有大肆提拔自己人,一来是为了伪装自己,毕竟他刚登基,根基不稳,还要仰仗太上皇扶持;二来也是因为手上确实没有多少亲信,便是有,也不适合立马扶上位,但若是贸然提拔一些墙头草,倒不如就让原来的这批人占着位,左右里边还是有几个能人的。

  但是随着他登基时间(日rì)长,权势增大,手中的人也慢慢成长起来,看着一些尸位素餐的人自然也就不满意了。

  拔掉一些无能的人,也是他在一步步谋划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顺手剪除几个跟在忠顺后边蹦跶的也是在所难免的。

  “还说了些什么”圣人又问道。

  那声音似乎哆嗦了一下,又说道“太上皇言语中似乎对圣人您有所不满,说当初是被、被您蒙蔽才叫您这个、这个”

  “这个什么”圣人不咸不淡地问道,他知道,虽说此人说是“似乎”,但其实就是事实。“这个狼子野心的得了皇位。”说完,便传来不住的磕头声。

  “罢了,又不是第一回。”圣人说道。实际上,太上皇在背后指责呵斥他也不是第一回了。要不是还顾惜着自己这个皇位是他亲手所立,加上自己大势已成,不会随意任由他摆布;自己又将表面文章做的好,朝中人人俱称“孝”,让人无法指摘,自己这个位置便是保住了,怕也只是个傀儡。不过太上皇也就在背后骂骂他了,当面,他还没想着和自己撕破脸。

  “太上皇还叫忠顺王爷不必担心,他虽然老了,但也不是任人摆布的。”那人闻言停下了磕头。

  “哦”圣人来了兴致,看来自家这位老糊涂的父皇手里还是有几张底牌的。不过也是,到底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便是退了位,也不会毫无保留。“他可说了有什么依仗”

  那声音回答道“这个,忠顺王爷似乎也有试探之意,但是太上皇却没有直言,只是言语中颇有几分底气的样子。”

  “看来我们这位好父皇,最(爱ài)的,还是他自己。也就忠顺那个不长脑子的,还以为父皇最疼的便是他。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圣人毫不留(情qíng)地嘲讽道。

  那人自知这不是自己该插手的话题,遂住口不语。

  圣人自言自语了一番,也觉得没趣。见手下人没有要继续回禀的意思,便知道应该就这些内容了,于是他挥退了那人。

  随后不久,便有宫人进来服侍,见圣人闭目似乎是在思索些什么,也见怪不怪了。毕竟常服侍在他(身shēn)边的人都知道圣人有这个习惯,喜欢独自一人在静室里边呆一会。

  良久,圣人睁开眼睛,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翌(日rì)早朝,议定了几项朝政要事之后。

  圣人忽然说道“朕这几(日rì)思前想后,这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朕在深宫,对父皇母后可谓是时时关切,但却仍旧觉得不能略尽孝意。宫中嫔妃才人,俱是入宫多年,虽前番朕曾恩旨宫中女眷可每月与家人会面,只是宫闱(禁jìn)地,到底不尽如人意。所谓父母天伦,俱是人之常(情qíng),朕为天下子民父母,岂能置之不理”

  随后,一名内侍站出(身shēn)来,拿着一张明黄色的布块,尖声念道“陛下有谕诸椒房贵戚,除每月十五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ròu)私(情qíng),天伦中之至(性xìng)。

  谕令一下,朝堂上“嗡”声四起,各有不同反应。

  贾攸等朝廷阁老重臣,俱是面面相觑,见到对方的表(情qíng),便知道彼此都对此事一无所知,显然此事是陛下圣心独裁,并没有同任何人商量过。只是这些人都是些人精子,自然知道圣人直接下了谕令,显然是打定了主意,自己等人便也不好出言反对。

  况且,几人转了转眼珠子,圣人这谕令下的,可谓是意有所指啊

  恩准宫中嫔妃回家省亲,看着倒是件大喜事。可是想要回家省亲,可也不是无条件的,谕令中都说了,需要有“重宇别院”,可以“驻跸关防”的地方,方能奏请嫔妃归家。

  这别院,自然不能太远,叫人家娘娘光在路上走了,只能在京中置办。京中繁华,地价更是不菲,便是当官的,若没有当上六部尚书得了圣人赐宅,寻常京官,尤其是没有家族在背后支撑的,多是只能赁一个小宅子或是勉强在南城买个小宅子。

  重宇别院,这可不是一处小宅子占地面积不小且不说,用来接待宫中娘娘回家省亲的,自然不能随意布置,单是里头摆件,随便添置,少不得又要抛费几十万两。若是最后落个园子,也不算浪费。

  关键是这接待过娘娘的院子,最后怕是只能封起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了。

  也不知谁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几人回头一看,已经有好几家人已经跃跃(欲yù)试的样子。看来这冤大头也不少这几家人,多是勋贵出(身shēn),且大多都是家中子弟多不肖,家族走下坡路的人家。

  其实细细想来,能够符合谕令中要求的,怕多是这些人家了。别看这些人大多不成器,但是当初他们的祖辈,多是随着太祖打天下的人。那年头兵荒马乱的,这些大老粗们虽说没什么见识,但是他们只知道一点就好了,那就是买房置地给子孙后代留份家产,这也是国人们最朴素的理财观念了。

  但也是因为此,京中勋贵府邸多占地颇多,起个园子,该是绰绰有余的。再想想,这些勋贵们因着祖上余荫,多豪富,财力自然也是不愁的。别看这些家族因为子弟不肖一副(日rì)薄西山的样子,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的底子厚着呢

  固然有些家族寅吃卯粮的,但那多是家族中有人上下其手,从中渔利。事实上,那些管家媳妇的私房,可是相当丰厚且勋贵之间往往多联姻,便是一时手头不继,也多有多年来往的老亲们搭把手。

  而省亲这般表面看着光彩的事,确实是戳中了这帮子勋贵们的兴奋点。所谓(肉ròu)食者鄙,自然不是指那些在朝堂上斗得死去活来的人精子。更多的是指这些世家出(身shēn),自小顺遂无忧无虑的公子哥们。他们自然没有贾攸等人的眼光,反而只会沉溺于祖上的光辉,自得于家族的大喜事。

  便是家族中有那等目光长远的,又能如何呢家族没有支柱,也只能靠着祖上的余荫,已经是衰落之象。家里出了个娘娘,不趁此机会大肆宣扬一把,少不得有人真觉得你家败落了,到时候谁都可以来踩你一脚。

  所以就算知道这是个包着陷阱的糕点,也少不了去咬一口了。

  但是这馅饼,实在是有毒。贾攸思索着,勋贵们耗尽家资建了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园子,也就得了面上的虚荣,看着风光,但是实际上却内囊耗尽。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biqwo.com/dudu/86/86314/50600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