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2章 七岁丧母 父未再娶

第2章 七岁丧母 父未再娶


  政府还建的三处房子格式结构和面积一模一样。

  仝老三要去城郊开荒种菜,选择了位于黄家坡靠近市郊的房子。

  仝老大和仝老二选了离自己单位相对近一点的房子。

  搬进新居,三家人都不习惯,虽然有两间房一个厅堂和一个院子,但面积不大,与原来的住房实在无法相比,尤其是周边环境。

  仝老三一家三代六口人,更是难于适应。外婆带着婷婷和三奴狗住一间,仝老三夫妻俩带小儿子住另一间,没有厨房,幸好有个小院子,只好在院子的一角挨着住房搭建了一个小厨房,勉强凑合着过日子。

  习惯了在花园、菜地里和哥哥弟弟们嘻戏玩耍的婷婷,到新居后天天哭闹,吵着要回家,已经万分伤感的的大人们心里更是酸楚,很长一段时间家里没有笑声。

  然而,无论心情好与坏日子总是还得要过。

  一家之主的仝老三每天早出晚归去城郊开垦荒地,桃秀侍侯襁褓里的小儿子,外婆洗衣做饭,一家人慢慢安定下来了。

  婷婷认识几个小朋友后,情绪虽然逐渐平静了一些,但还是经常问外婆什么时侯回原来的家,尽管每次外婆都告诉她那个家已经没了,但那个让童年充满欢乐和幸福的美好家园永远存于婷婷心中。

  和邻家小女孩跳绳、踢键子、玩游戏交换零食和玩具,这些新的生活内容给长到五岁多只接触过自家兄弟的婷婷带来不少欢乐。

  一天,一个叫茶花的女孩给了婷婷一把豆子,婷婷吃了觉得特别香。便拿着豆子问桃秀:“妈妈,人家的豆子好香,我们家的豆子怎么一点不香嘛?”

  桃秀疼爱的说:“婷崽,你年纪小,牙齿还没长好,这种豆子会把牙齿弄坏,还是吃我们家豆子好。”

  几天后,婷婷又说:“妈妈,茶花姐姐说我们家的不是豆子。”

  桃秀摸着女儿的头笑了笑说:“我们家的是葡萄干,小孩子只能吃葡萄干,等你长大了妈妈再给你豆子吃。”

  此后,婷婷经常吵着要吃豆子,但得到的还是葡萄干。五六十年后婷婷的牙齿无一损坏无一蛀牙,不知道与她小时候不让吃豆子有没有关系。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动,仝老三在城郊开垦出三处菜地。

  桃秀把已经一岁多的小儿子交给母亲照顾,自己每天随同丈夫起早摸黑的劳作在三处菜地里。

  五六年夏,这天下午五点多钟桃秀一个人从菜地回来,又有了身孕的桃秀告诉母亲她身体有些不舒服,仝老三叫她先回家。

  见妈妈这么早回家,婷婷便缠着要妈妈带她去看即将竣工的工人文化宫,桃秀答应吃过晚饭带她去。

  七点多钟仝老三回来了,吃过晚饭洗好澡,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聊天。婷婷从小竹床上爬下来,趿着木拖鞋走到桃秀竹床边,撒娇的说;“妈妈,你说了吃过晚饭带我去看文化宫,现在带我去嘛。好啵?”

  桃秀一边帮女儿摇扇子一边说:“婷崽乖,妈妈今天好累,明天带你去。”

  说完站起来想把女儿抱到自己竹床上,谁知抱了几下没抱动,桃秀笑吟吟的自言自语;“哎呀,我婷崽长大了,我都抱不起了,这么重,马上可以上学了吧?”

  仝老三走过来抱起婷婷,疼爱的说:“婷崽,妈妈累了,爸爸明天带你去看文化宫。好不好?”

  婷婷很乖的点了点头,仝老三抱着女儿走到大儿子和小儿子睡的竹床边时,正坐在凳子上给俩外孙摇扇子的外婆望着仝老三说:“大热天的,别抱哦,这么大了还抱,累不累啊?”

  婷婷头一歪,两只手搂着仝老三脖子说:“爸爸,你一点都不累哦?”

  仝老三拍拍女儿的背笑着说:“不累!爸爸喜欢抱婷崽。”

  望着一唱一和的父女俩,外婆瞪了他们一眼说:“仝老三,我看你要把这个女儿宠成什么样子!”

  晚上十点多,孩子们都睡了,外婆说有身孕的人不能睡外面,桃秀便进屋去了。

  半夜,睡梦中的婷婷被一阵阵唱曲子的声音吵醒了,不高兴的嘀嘀嘟嘟:“哎哟!这么晚了,谁家还请人唱曲子嘛。”

  婷婷迷迷糊糊的坐起来,刚睁开眼便吓懵了,见妈妈闭着眼睛躺在爸爸怀里,外婆趴在妈妈身上嚎啕大哭。

  婷婷咕噜一下从竹床上溜到地上,赤着脚跑到桃秀身边,两手抓住桃秀的衣服用力摇晃,哭着喊妈妈!妈妈!

  满脸眼泪鼻涕的仝老三一只手搂着妻子呜呜哭,一只手不停的帮妻子擦拭嘴里流出来的血水。

  被惊醒的邻居围在旁边,有的说桃秀被鬼缠上了,赶快请仙姑捉鬼;有的说赶快送医院,也有的说人已经死了没救了,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几个妇女站在仝老三和外婆身后摇扇子,有人端来一盆水,用毛巾帮外婆和仝老三擦洗脸上的鼻涕和眼泪。

  四岁的三奴狗牵着两岁的弟弟小毛站在旁边,惊恐的望着眼前的一切,小毛拉着桃秀的手,妈妈、妈妈的哭喊,其凄惨之状令在场的人无一不摇头落泪。

  按当地风俗有身孕的女人死后不能棺葬只能火化。

  出殡那天,披麻带孝的婷婷趴在薄木板钉的假棺材上嚎啕大哭,死活不让人抬走她的妈妈。

  围观的人群里一片抽泣声,个个责怪阎王爷找错了人,哀叹老年丧女的外婆和中年失妻的仝老三及三个孩子太可怜了。担忧这家人今后怎么过啊!

  事后,外婆哭着告诉前来询问的邻居:“睡到半夜,我正要把俩兄弟抱到屋里去,突然,听见桃秀在屋里叫了一声;‘妈!不得了了。’我连忙跑进屋,进屋便看见桃秀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我一边喊仝老三一边抱她起来,人就已经走了,那有这样快的啊!”

  悲痛和凄凉的气氛笼罩着这个残缺的家,去的去了,留下的还要生活。处理完丧事,仝老三仍早出完归的劳作在他辛勤开垦出来的几处菜地里,外婆带着三个孩子洗衣做饭。

  哥嫂们为仝老三考虑,建议把婷婷送回古家。仝老三摇摇头哽咽说:“不,桃秀刚走,又送走婷婷,一下少掉俩个,我更受不了。”

  见仝老三这么说,大家也就不再提及此事。

  桃秀去世后,全靠仝仝老三一人劳作,收入自然减少,经济状况明显紧张起来,为了帮女婿撑起这个家,外婆给附近一座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洗衣服洗被子赚点钱补贴家用。

  每天早上外婆去学校把脏衣物接来洗干净,下午婷婷把洗好的衣物送去各家各户。

  校长姓蔡,没有丈夫,一双十多岁的儿女,六十多岁的母亲帮她料理家务。

  蔡校长的母亲沈老太太是大户人家的千金,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三从四德、琴棋书画。出嫁后成了前呼后拥的官太太,成群的丫头佣人侍候。

  解放后,沈老太太的娘家和婆家都成了普通人家,沈老太太开始学做家务。后来女婿去世,她便帮女儿照顾俩孩子。

  一大把年纪学做家务的沈老太太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洗衣服,只能打扫卫生和督促俩孩子看书做作业,一家四口在食堂吃饭,衣服被子包给别人洗。

  沈老太太虽然不会做家务,但知书达理,待人友善和气。婷婷每次送衣服,她都会拿一些零食给婷婷,婷婷牢记外婆的叮嘱笑笑不肯接受。

  有时,沈老太太的外孙和外孙女在画画,婷婷会站在他们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看。沈老太太便拿出笔和纸要婷婷坐在傍边学着画,婷婷高兴的坐在一旁学哥哥姐姐们画画。

  沈老太太发现婷婷对画画感兴趣而且画得还不错,便特意准备了一套画画的本子和笔,要她每天下午即使不送衣服也去她家学画画。

  婷婷每次先送其他老师的衣服,最后送蔡校长家,然后画到天黑回家。

  沈老太太告诉外婆,婷婷聪明好学,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有出息。外婆听了喜忧掺半,外孙女得到有文化的沈老太太称赞,当然高兴。可现在的家境那有条件培养她呢?如果自己的女儿在世就好了,想到这里,外婆潸然泪下。

  五六年九月,桃秀去世三个多月后,披麻带孝的婷婷背着大红书包上学了。

  同学们见婷婷胸前挂着黄麻,鞋子上缝着白布,都好奇得围着她问这问那,婷婷又羞又怕,低着头轻声说:“我妈妈死了。”

  回到家,婷婷要外婆帮她把衣扣上的麻和鞋子上的白布去掉,外婆望着婷婷哽咽的说:“婷啊,你妈在世哪么疼你,她才走几个月,你连孝都不肯戴了。你怎么这么没良心啊?”

  外婆说着嚎淘大哭,婷婷拿毛巾帮外婆擦眼泪哭着说:“外婆,你别哭,我戴就是了。”

  婷婷一直戴着孝上学。

  这天上音乐课,同学们一个个被老师轮流叫到前面学唱,被叫到名字的婷婷站在讲台旁默默地看着老师,越看越觉的老师很像自己刚去世的妈妈,看着看着眼泪不停的往下流。

  坐在脚踏风琴前的老师弹了几遍也没听到学生跟唱的声音,便抬起头看看,发现低着头的婷婷满脸泪水,老师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走到婷婷身边,关切地问:“仝婷婷,你哭了?那里不舒服?告诉老师。好吗?”

  默默流泪的婷婷突然呜呜的哭起来。这时,老师发现了婷婷衣扣上的黄麻和鞋子上的白布。轻声问:“你家谁过了?”

  婷婷没回答,哭得更伤心了。

  这时,座位上几位同学大声喊:“她妈妈死了!”

  老师心里一震,哦!原来是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老师怜爱的牵着婷婷的手说:“不哭了,今天你不唱,回座位去。好吗?”

  婷婷点点头,慢慢走回自己座位。

  从此,每节音乐课婷婷都享受免唱待遇。然而,就因为音乐老师充满爱心的照顾,导致婷婷不会唱歌,成了她终身一大遗憾!

  放学后,婷婷经常去菜地帮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处菜地有一处靠近城区,这里没有水塘用井水浇地,婷婷站在方井台上用小水桶从水井里汲水,仝老三怕她掉到井里不让她汲水,婷婷指着井口说:“爸,你看井口这么小,我个子这么大,掉不下去的。”仝老三看了一眼脸盆大小的井口笑了,但还是再三交待女儿要小心。

  一天下午,婷婷去最远的菜地帮父亲采摘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路过别人菜地时,看见菜地边沿一棵瓜藤上吊着一个白嫩浑圆的小梨瓜,很漂亮很好玩,婷婷盯着小梨瓜看了很久,父亲就在隔壁地里等着自己做事,该走了,可又舍不得小梨瓜,怎么办?婷婷想把小梨瓜摘下带走,正要伸手,突然,一声呵斥,把她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原来父亲在不远处望着她,婷婷嘟着嘴巴说:“爸,这么凶干嘛?吓我一大跳。”

  仝老三神情严肃的说:“婷啊!我跟你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那怕是一根草都不能要。知道吗?”

  没见过父亲这种脸色的婷婷怯怯的点了点头,把父亲的话永远记在心里。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7905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