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3章 邻家廖公 忘年师友

第3章 邻家廖公 忘年师友


  仝家院子西面是黄家会馆的后门,黄家会馆是一幢有着三个天井的大房子。解放前是一位姓黄的国民党军官的私宅,解放后被政府没收充公,归属市房产公司,里面居住了二十多户人家,大家称这栋房子为黄家会馆。

  其中有一户廖姓人家,廖家的老父亲七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一捋雪白的胳腮胡须直垂胸前。大家叫他廖公公,

  廖公公杵着一根拐杖,腰板却挺得笔直,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每天上午都会提着一条长板凳从黄家会馆后门出来,在仝家院子里坐上几个小时,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

  星期天和寒暑假婷婷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踢键子、跳绳、跳房子玩游戏。这时,坐在一旁的廖公公眯着眼和蔼慈祥的看着孩子们玩耍。

  廖公公有时把孩子们唤到自己身边,给他门讲笑话讲故事,讲他年青时代的光辉经历,或让孩子们猜谜语、做算术题。

  廖公公特别喜欢婷婷,因为每次几乎都是婷婷最先答出谜底和算术题答案。

  婷婷也很喜欢廖公公,经常从家里拿一些糕点、水果给廖公公吃。七十多岁的廖公公虽然很想吃,可觉得吃小孩的东西有点不好意思,死活不肯要,婷婷急了,假装生气说:“廖公公,如果你不吃我的东西就不准你坐在我家院子里。”

  婷婷的真诚和倔犟深得廖公公喜欢,相处时间长了,廖公公对婷婷比对自己的孙子还更好更亲。

  这天是星期天,婷婷和其他几个孩子又缠着要廖公公讲故事,廖公公沉思片刻后捋了捋他雪白的胡须,开始讲故事;

  从前,有俩好朋友,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俩人都想长生不老,可怎么才能长生不老呢?听人说修道成仙才可以长生不老。于是,俩人相约一起上山找师傅学习修道成仙。

  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后,终于在一个大山洞里找到了师傅,师傅指着旁边一个个小山洞说:“想要长生不老必须在山洞里面壁而坐七七四十九天,不吃不喝不说话,做到了这些,第五十天就可以上天成仙。”

  这么容易就能成仙长生不老,俩人非常高兴,张三进了第一个山洞,李四进了第二个山洞,俩人进洞后面壁而坐。

  终于熬到第四十九天了,想到明天就要成仙,洞里的俩个人都很高兴。

  半夜,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满山飞舞,处处滴水成冰。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破衣烂衫的老太太来到第一个山洞前,用孱弱的声音哀求洞里的张三给她点吃的,张三想到自己明天就要成仙了,如果这时候说了话便成不了仙,为了自己成仙长生不老,张三装着没听见,任老太太再三哀求,他不回头不作声。

  无奈,老太太只好离开第一个山洞来到第二个山洞前哀求。刚开始,李四和张三想的一样,可老太太一声接一声的哀求声让李四坐不住了,他想,这么冷的天,老太太不饿死也会冻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老人在自己面前死去。想到这里,顾不得成仙不成仙,他蹭的站了起来,走到洞口把奄奄一息的老太太扶进洞里,见老太太冻得直哆嗦,连忙脱下自己的衣服往老太太身上披去。刹那间,老太太不见了,李四提着衣服来到洞外寻找。这时,洞外艳阳高照万里晴空,李四惊愕得不知所措。突然,手中的衣服飘了起来,急得他紧紧抓住,谁知整个人随着衣服一起往上飘去,越飘越高,越飘越远,直入云端。

  天亮了,张三发现自己还在山洞里并没有上天,他想知道李四怎么样了,急忙跑到第二个洞口,里面没人,李四呢?他急忙找到师傅问怎么回事,师傅告诉他李四成仙上天了。张三急了,责问师傅自己为什么没成仙?师傅笑而不答。

  故事讲完了,廖公公长长的吸了口气,然后望着一群听故事的孩子们说:“你们猜猜,为什么第一个洞的张三尊守规矩没有成仙,第二个洞的李四没有尊守规矩反而成了仙?”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摇头说不知道。廖公公望着婷婷问:“你知道吗?”

  婷婷若有所思的答道:“我猜哪个老太太可能是神仙变的,第二个洞里的李四救了她,所以就让他成了仙。对啵?”

  廖公公眯着眼点了点头说:“对了,第一个洞里的张三为了自己成仙见死不救,第二个洞里的李四为了救老太太宁可不成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多做好事善事自然有好报,这里面的道理等你们长大后就懂了。”

  婷婷头一昂,望着廖公公不服气的说:“我都这么高了还没长大呀!刚才你不是说我猜对了嘛。”廖公公哈哈大笑。

  孩子们又缠着要廖公公再讲一个故事,廖公公眯着眼想了想,说:“好,再讲一个。”

  廖公公捋了捋他那雪白的胡须,又开始讲故事了;

  从前,有俩兄弟,家境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有一次,听人说,只要去太阳山种一年西瓜就永远有吃有穿。

  兄弟俩来到太阳山,山上很多人挑着一担担的水浇西瓜秧苗,水桶里的水是红色的,一位白发爷爷端着一本花名册给挑水的人记数,每挑一担记一次。

  兄弟俩告诉白发爷爷他们也是来种西瓜的,白发爷爷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桶里的水为什么是红的?兄弟俩摇摇头,白发爷爷说每桶水里都要放一滴自己的血,这样才能有收获,问他们能不能做到?兄弟俩点头说能做到。

  兄弟俩开始天天挑水浇西瓜秧苗,他们在每桶水里都放进一滴自己的血。很快,老二舍不得放自己的血了,可不放血桶里的水红不了,怎么办?老二看见了路边的红石头,见旁边没人,便在红石上刮了一点粉末放进桶里,水立即红了。

  从此,老二偷偷用红石粉末代替自己的血,并暗暗为自己的聪明高兴。

  终于到了收获西瓜的季节,摘下来的西瓜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

  白发爷爷笑眯眯的吩咐大家围着西瓜站成圈,然后对着西瓜念咒语,西瓜便咕噜咕噜的滚到每个人脚边,不多不少,正好一人一个。

  白发爷爷又吩咐大家打开西瓜,老二连忙打开自己的西瓜,里面是一些蔬菜糙米和破旧的衣服。再一看老大和其他人的西瓜,都是鸡鸭鱼肉白米和绫罗绸缎。

  老二责问白发爷爷为什么欺负自己,白发老爷爷不说话,对着西瓜藤念了几句咒语,西瓜藤立即化成一股青烟钻进白发爷爷手上的花名册里。

  白发爷爷打开花名册,翻到老二的名字看了看,说他只放了几滴血,其余的全是红石粉末,你欺骗了西瓜藤,所以才长出这样的西瓜。

  讲完故事,廖公公语重心长的告诉孩子们做人要诚实,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婷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孩子们听起劲了,又缠着要廖公公打谜语给他们猜,廖公公似乎也特别高兴,答应给孩子们打谜语,捋了捋他那雪白的胡须,一字一句的说:

  生在地里叶悠悠,

  死在人间要砍头,

  尸水流在东河口,

  骨头成渣抛外头。

  几个小一点的孩子缩着脖子说:“哎哟!好吓人哦!廖公公,不要打这样的谜语嘛,打好听一点的咯。”

  廖公公哈哈大笑,说:“听起来吓人,可谜底是好东西哦!”

  婷婷望着廖公公笑眯眯的问:“廖公公,我不怕,你告诉我,是吃的还是用的。”

  廖公公眨眨眼神情诡谧的说:“是吃的东西。而且很好吃哦!”

  婷婷眨了眨眼又问:“我吃过吗?”

  廖公公点点头说:“吃过,而且你很喜欢吃,咔嚓,咔嚓。”

  “哦!我知道了,甘蔗。对不对?”婷婷高兴的跳起来。

  廖公公说:“这个不算,我提示的太明显了,再打过一个。”

  婷婷不服气的说:“不算就不算,你再打,不要提示了,我一定猜到。”

  廖公公捋了一下他那雪白的胡须,慢慢的说:

  一樽木观音,

  住在肉山村,

  有人来请我,

  披红挂彩才出身。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猜什么的都有,廖公公眯着眼不停的摇头。

  这个谜语有点难,婷婷想要廖公公提示一下,可刚才自己说了不要廖公公提示。怎么办?她望着廖公公笑着说:“廖公公,不要你提示,但不能漫无目标的猜啊!你告诉我们是吃的还是用的就可以了。”

  廖公公捋了一下胡须眯着眼说:“既不能吃也不能用。”

  一个孩子问:“能玩吗?”

  廖公公摇摇头说:“不能玩,玩不得,玩了你就要哭哦!”

  婷婷正在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她把肉山村联想成人的身体,把木观音联想成木质的东西。听廖公公说玩了就要哭,便暗暗琢磨,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首先是痛会哭。忽然,她想到木观音住在肉山村就是肉里面扎进了木刺,再往下一想,要把木刺挑出来肯定会流血,血是红的,这不就是披红挂彩嘛。想到这里,婷婷夺口而出:“我知道了,是扎了刺。对不对?”

  廖公公惊愕了好半天说:“婷啊!你真聪明,怎么猜到的?”

  婷婷狡猾的笑了笑说:“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又说不算。”

  廖公公疼爱的望着婷婷说:“这次算,这次我什么也没提示嘛。”

  婷婷指着廖公公笑着说:“还说你没提示,我就是听你说玩了会哭才想到的。”

  廖公公觉得婷婷太聪明太可爱,装作痛改前悔的样子说:“嗨呀!公公真是老糊涂了。好!再打一个,我保证不多说。”

  孩子们一个个手舞足蹈的喊;好喔!好喔!再打一个。廖公公笑吟吟的说;

  看起来有节,

  摸起来没节,

  两头冷,

  中间热。

  几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猜了半天,廖公公一直摇头否定。这时有人说:“不猜了,廖公公,你说出谜底吧。”

  廖公公哈哈大笑,正要说出谜底。婷婷摆着双手说:“不要说,不要说,我要自己猜。”

  廖公公摸摸婷婷的头疼爱地说:“好!我不说,让你猜。三天猜不出我再告诉大家。好吗?”

  婷婷撅着嘴:“不!十天猜不出也不准说!我一定要自己猜出来。”

  廖公公眯着眼点了点头:“好!我不说。”

  婷婷若有所思的望着廖公公说:“你只要说是吃的还是用的就可以了。”

  廖公公笑了笑说:“用的。”

  这个听起来简单的谜语把一贯猜谜语最快最准的婷婷难住了,她把家里所有用的东西想了一遍,都对不上号。

  三天过去了,婷婷还是没猜出谜底,其他小朋友都囔着要廖公公说出谜底,婷婷坚决不同意,廖公公只好依了婷婷继续让她猜。

  这天,吃过中饭,外婆要婷婷帮她查一下还有几天过端午节,查完端午节,婷婷拿着日历随意翻看,她想看看自己和家里人生日的日期。翻着翻着,突然,她惊喜的发现手上这本小小的日历就是自己苦思冥想也没猜出来的谜底。

  婷婷拿着日历去找廖公公,一进黄家会馆,远远看见住在第二进的廖公公双手杵着拐杖坐在堂屋里的长凳上。走到面前才发现廖公公睡着了,婷婷轻手轻脚转身准备离去时,听见廖公公瓮声瓮气的问:“谁呀?”

  婷婷高兴的说:“你醒了?廖公公,我猜到了,就是这个。”

  说着把手中的日历杵到熊公公面前。廖公公睁开眼笑眯眯的问:“怎么猜到的?”

  婷婷头一歪,抿着嘴望着廖公公笑而不答。见婷婷卖关子廖公公故意激她一下:“哦!我知道了,是别人告诉你的。”

  婷婷收住笑容一本正经的说:“不!是我自己猜到的,刚才外婆叫我看看还有几天过端午,我翻日历时看到上面有很多节日,突然想到这不是谜语里说的看起来有节摸起来没节嘛?再一想日历两头的一二月和十一十二月都是冷天,中间的六七月是热天。哎呀!这不正好是两头冷中间热吗?谜底就是日历。对不对?”

  廖公公摸了摸婷婷的头,慈祥的说;“婷婷真聪明,你猜对了,是日历。”

  小伙伴中有个叫秀英的女孩,喜欢与婷婷比高低,经常因廖公公夸奖婷婷不高兴,听说婷婷猜到了谜底,她对其他伙伴说;“我不相信是婷婷自己猜出来的,肯定是廖公公告诉她了。”

  这话传到婷婷耳朵里,她气哭了,从此不再理睬秀英。

  廖公公知道这件事后,告诉秀英谜底确实是婷婷自己猜出来的,并要她向婷婷认错,秀英自知理亏并答应认错,可无论廖公公怎么劝说,婷婷就是不搭理秀英。

  事后,廖公公轻声细语的对婷婷说:“婷婷,你脑子灵、聪明、懂事,也很讲道理,但脾气太倔了,这不太好,要改一改,这样倔的脾气将来要吃亏的。知道啵?”

  婷婷笑了笑没说话,调皮的对廖公公做了一个鬼脸。

  五八年,轰轰烈烈地□□运动在全国城市农村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民大炼钢铁,读小学三年级的婷婷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把家里凡是铁质的、拿得动的东西都拿到学校扔进操场中的炼钢炉里。

  做饭时,外婆发现锅铲、火钳没了,得知是婷婷拿到学校去了,要她赶快拿回来,婷婷一脸严肃的说:“外婆,那些东西已经炼成钢了,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我们家出那点东西还不应该吗?”

  听说家里的锅铲、火钳、榔头都被扔进炼钢炉里炼掉了,气得外婆半天说不出话。晚上,仝老三回家知道后,先安慰外婆,然后对婷婷说:“婷啊!你拿家里的东西怎么不跟外婆说一声呢?再说锅铲、火钳根本炼不了钢,全浪费了,可这些东西都是家里天天要用的,现在又要花钱去买,再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仝老三说话的语气让婷婷觉得有些委屈,但她还是顺从的点了点头。

  这天中午,婷婷尿尿时在马桶旁边捡到一沓钱,她知道爸爸从来不上马桶,这钱肯定是外婆丢的,但不知为什么她没把这沓钱交给外婆而是把钱藏了起来。晚上,等外婆不在时悄悄把钱交给爸爸,仝老三知道钱的来历后,立即叫婷婷把钱放回原处,并叮嘱这事不要告诉外婆。见婷婷嘟着嘴,仝老三语重心长的说:“婷啊!别不高兴,你外婆亲戚多,存点私房钱好做人情,她老人家不容易。你长大了就知道这些道理。”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79051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