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30章 携儿上工 鸡犬不宁

第30章 携儿上工 鸡犬不宁


  外婆没了,婷婷更加牵挂父亲,很想给家里一点钱,可总是捉襟见肘,两个月还清左师母的三十元钱,已经让婷婷有点喘不过气来。

  夏天是裁缝的淡季,乡下孩子一般赤膊短裤,大人们也只穿汗衫圆领衫。这时候很少有人做衣服。婷婷心里着急,虽然还清了外债,可母子三人的生活怎么维持?

  焦虑不安的婷婷想起了小时候外婆请裁缝来家里做衣服,除了付工钱还要供裁缝三餐饭。突然,她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城去客户家里做衣服。

  晚上,婷婷把这想法告诉左师母,左师母不仅赞同支持而且还出谋划策:“可以哟!前几天我城里的亲家母还说想请上户的裁缝做几天衣服,请了好久也没请到。鬼诶,我看这样,你先给我亲家母做几天,让我亲家母再告诉左邻右舍,这样一来,不愁没人请你。”

  婷婷拉着左师母的手感激的说:“左师母,真的非常感谢你,我正愁不知道那里有人请裁缝,你就给找来了,哎呀!我真的是命好,困难时总有贵人相助。”

  上户做衣服要自己带缝纫机,左师母考虑路太远不方便,她要女婿叫他母亲借一台缝纫机。小熊笑着说:“我们邻居有缝纫机的不多,让我妈借借看吧!”

  两天后,小熊说他母亲借到了一台缝纫机,还说上户裁缝的工钱每天两元,婷婷考虑自己第一次上户而且是小熊母亲家,她说自己收一元五角。

  第二天一大早,婷婷像原来去百货大楼租机做衣服一样,把小孩中午的饭菜做好。不同的是自己不用在家里吃早饭,出门时间更早一些,。

  进城后,按照小熊提供的门牌号码,早上七点半婷婷到了小熊家,吃过早饭便开始工作,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数一数,大大小小做了十一件衣服,主人家很满意很高兴,吃饭时,又是夹菜又是加饭,非常热情。吃过晚饭回家,到家八点多。

  俩孩子见妈妈回来了,跑过来说好饿,婷婷连忙淘米做饭。把饭放到炉子上后到堂屋里摘空心菜。这时,正在给外孙女摇扇子的左师母说:“小仝啊!怎做到这么晚?早一点收工嘛。我叫你俩孩子到我家吃饭,他们都不肯,还说不饿。”

  婷婷望着左师母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会拖到这么晚,明天早上我把他们两餐的饭菜做好,免得等我回来太晚了。”

  左师母连忙说:“哪不行,这么热的天,早上五六钟做的饭,到下午肯定会馊,这样吧,你还是做中午的,你把晚饭的米拿好,我做完饭再帮你做。”

  婷婷摇摇头说:“你一大家人,不麻烦你,我教晶晶淘米做饭,让她学会做饭炒菜。”

  左师母又说:“你不能这么晚回来,最多六点钟你就要收工,七点多钟到家还可以。”

  婷婷望着左师母笑了笑没说话,拿起菜筐子去洗菜。

  从这天起,只要婷婷出工,姐弟俩的晚饭就由六岁多一点的晶晶做,慢慢地晶晶还学会了炒菜。吃饭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婷婷整天不在家,村里一些顽皮的小孩经常欺负晶晶和涛涛俩个外来的孩子。被人欺负时,晶晶往家里跑,左师母看见了便会呵斥哪些孩子。可涛涛不一样,他会和欺负自己的人撕打,还用石头打破过别人的头,但更多的时候是被别人打得头破血流。

  看见儿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婷婷心疼得直掉眼泪,她叮嘱儿子不要和别人打架,四岁的涛涛两只小手一边帮妈妈抹眼泪一边说:“妈妈,你别哭。我不疼,他们老是欺负我和晶晶,我当然要打他们!”

  一天晚上,婷婷刚到家不久,村里一个年青女人牵着孩子来告状,说涛涛把她们家孩子打伤了,婷婷连忙向那女人赔礼道谦。

  这时,站在一旁的涛涛理直气壮的说:“妈妈,是他们几个先打我,他们还把我摁在地上,要我吃泥巴。”

  听儿子这样一说,婷婷心里明白其实是儿子受了欺负,来告状的男孩看上去最少有六岁,可自己的儿子才刚刚四岁。本想据理力争,可想到自己寄人篱下,又整天不在家,保护不了儿子,如果把村里人得罪了,儿子更要吃苦头。想到这里,婷婷继续陪着笑脸说以后一定好好教训儿子,而且还佯装骂儿子几句,年轻女人这才牵着小孩回去了。

  在外上工,婷婷总是心不在焉,时刻牵挂着家里的一双儿女,为了照顾俩孩子,婷婷决定上几天工在家歇一天,这样比天天家里没大人好一些。

  婷婷只能给有缝纫机的人家上工,没有缝纫机的人家一定要借好缝纫机,实在借不到缝纫机的人家,婷婷便以相比上工价钱贵不了多少的加工费把他们的衣服带回家做,也有人把上工没做完的一两件衣服让婷婷带回家做,因为没有必要为一两件衣服再请一天工,如果去裁缝店做,加工费贵而且时间长。让婷婷带回家做既便宜又方便。

  婷婷这种灵活机动的做法令大家非常满意,尤其是那些借不到缝纫机的人家更是高兴。纷纷把这事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一传十,十传百,请婷婷上工的人越来越多,带回家做的衣服也越来越多。

  这天晚上,屋里闷热,左师母和几个邻居大嫂坐在院子里乘凉。婷婷一边做女工活一边听大家聊天。

  院子很大,一群孩子在这里玩捉迷藏。孩子们跑来跑去,嘻笑打闹,突然,砰的一声,俩个从反方向对跑的孩子头碰头跌倒在地。

  大人们起身一看,是涛涛和一个小男孩对碰,大人们连忙把俩孩子扶起来,小男孩额头上裂了一道很长的口子,鲜红的血流了一脸,涛涛的额头上隆起了一个不小的包块。

  婷婷连忙放下手里的衣服抱起小男孩便往医院跑,突然想起自己身上没钱而且也不知道医院在那里,急忙停住脚步叫左师母拿点钱带她去医院。

  打破伤风针、打消炎针、缝针、开消炎药等等。回来路上碰到赶去医院的孩子父母。婷婷向他们表示歉意,孩子父母连连说不能怪涛涛,还叮嘱婷婷回家后不要责骂儿子。

  回到家,俩孩子都睡了,婷婷心疼的轻轻的抚摸着儿子额头上的包块,心里默默的说;儿子,你真是铁头罗汉啊!

  第二天,婷婷买了鸡蛋和猪肝送到小男孩家,小孩父母客气的推诿了很久才收下。

  涛涛越来越顽皮淘气,不是被别的孩子打得头青鼻肿,就是别人牵着被他打了的孩子来告状,婷婷不知道陪了多少笑脸,送了多少鸡蛋。

  日子就这样在涛涛被人打或打别人的是是非非中又过去了一年。

  经过一年多的转展,婷婷上工的范围已经遍布洪昌市各个区域。经常是今天在东田区张某家,然后张某又把她介绍给西洪区的亲戚或者胜风区的朋友,明天她又要去西洪区或者胜风区上工。二十五岁的婷婷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今天飞东,明天飞西。

  路程远的地方坐电车去,可下工时经常因停电没电车了,婷婷只得靠两条腿走回家。

  有一次从兰云郊区的下河农村走回来,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家后,踏了一天缝纫机又走了二十来里路的两条腿弯不了,一进屋便直挺挺的倒在堂屋里的竹床上。这时,盼星星盼月亮把妈妈盼回来了的姐弟俩高兴的站在竹床两边,一个人抱着妈妈一条腿,晶晶用小手轻轻抚摸妈妈的脚趾头,涛涛便摇头晃脑像唱歌似的说:“哎哟!我妈妈好累啊!哎哟!我妈妈累死了哦!”

  孩子的天真可爱让婷婷倍感欣慰,虽然辛苦可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稍休息后,便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子给俩孩子洗澡。

  三人洗完澡,婷婷坐在堂屋里洗衣服,给外孙女摇扇子的左师母望着她,心疼的说:“鬼呀!你这样走怎吃得消嘛?现在经常停电,干脆买一辆自行车算了。”

  低着头搓衣服的婷婷抬起头,望着左师母笑了笑说:“我是想买一辆自行车,我已经存了120元钱,还不够。下个月晶晶报名读书还要钱,过段时间再说吧!”

  左师母说:“你有120元了?这样吧!你去商店里看看自行车要多少钱,差多少我借给你,有自行车就方便了。”

  左师母的话让婷婷很感动,也很过意不去,她面带羞涩的说:“谢谢你,左师母,我怎么好意思又借你的钱。”

  左师母佯装生气说:“借钱有什么不好意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你又没少还我一分钱,你明天去买,我现在就拿30元钱借给你,150元钱够了吧?我这30元随便你什么时候还。”说着便向屋里走去。

  婷婷早就想买一辆自行车,只是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向左师母借,左师母这样诚心诚意的借钱给自己,她又高兴又感激,擦干手上的水,接过左师母从屋里拿来的钱说:“左师母,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正好明天不上工,我去百货大楼买。谢谢你啊!”

  次日上午,婷婷揣着150元钱来到百货大楼,在一楼卖自行车的地方看了很久,望着一辆辆不同牌子不同价格的自行车,不知道买哪种好,最后,她选择了一辆上海生产的28型永久牌自行车,她喜欢‘永久’两个字,还有一个原因是这辆车的价格是148元。她的钱刚好够数还多出两元。

  婷婷骑在自行车上,眼睛注视着前方,腰板挺得直直的,双脚不停的蹬,自行车像离弓的箭飞速奔弛。速度带来的风吹拂着她的头发和脸庞,她非常惬意和快乐,高兴的哼唱:

  [HTK]太阳向我们招手,

  风儿吹拂脸庞,

  我们像小鸟一样,

  来到花园里。

  来到草地上……[HT]

  自行车给婷婷带来了方便节省了时间。以前回家,有时要背一大布袋帮别人加工的布料,遇上路程远时累得够呛。现在好了,28型永久牌自行车载多少东西都没关系。

  七五年九月份,七岁的晶晶进入离村子不远的一座郊区小学读书,见晶晶上学,涛涛吵着也要上学,无论婷婷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

  每天早上晶晶去学校,涛涛跟在后面,老师不让他进教室,他就在教室外大声叫喊姐姐的名字,有时还从窗口往教室里扔石块。

  为了解决这件事,婷婷好几天没上工,可在家里她也看不住涛涛,一眨眼他就跑去学校捣乱。

  这天,婷婷被老师叫到学校,老师说:“你儿子天天来学校捣乱,影响同学们上课,还扔石头,打伤了人怎么办?实在不行的话,让秦晶退学吧!我们也没办法。”

  听老师说要自己的女儿退学,婷婷连忙说:“老师,对不起,我保证从明天起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从来没打过甚至没骂过一双儿女的婷婷发火了,回到家把儿子摁在床上,啪!啪!啪!使劲打他屁股,一边打一边问他还去不去学校捣乱,婷婷的手掌打痛了,涛涛一声不吭。

  看着儿子红肿的屁股,婷婷又气又心疼,她不忍心再打可又没有停手的台阶,她希望儿子说一句‘不去了’,可儿子就是不认错不求铙,。

  婷婷无奈的趴在缝纫机上嚎啕大哭,见妈妈哭,涛涛自己从床上爬下来,抱着妈妈一只胳膊小声的说:“妈妈,别哭嘛,我不去学校了。好啵?”

  儿子的懂事让婷婷又高兴又心酸,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他的屁股心疼的问:“乖崽,疼吗?你乖一点,以后不要去学校了,等你到了七岁,妈也给你报名,到时候你和姐姐一起上学。好吗?”

  涛涛伸出两只小手划动着手指问:“妈妈,还有几天我就到七岁了?”

  看着儿子掰着手指的样子,婷婷又疼又爱,忍不住在儿子脸上不停的亲吻,然后握着他两个手指说:“乖崽,不是几天,是两年,还有两年你就七岁了。你要听妈妈的话,多吃饭多吃菜,快快长大就可以上学了。知道吗?”

  涛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五岁孩子的承诺怎么靠得住。第二天,他还是要跟着姐姐去上学,怎样哄都不听,而且又哭又闹。气得婷婷又要打他,谁知涛涛早有准备,不等婷婷伸手,便一溜烟似的跑了。

  涛涛在去学校的路上等晶晶,婷婷只好把晶晶送到学校后再把儿子拉回家,她必须兑现自己对老师的承诺,否则,女儿要被学校退学。

  为了看住儿子,婷婷不仅不能出去上工,就是在家里也无法安心做事。不做事,母子三人的生活来源没了。怎么办?最后,婷婷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带儿子上工。

  晚上,婷婷骑了将近一小时的自行车来到漆黑一团的兰云区下河村。她走进一户徐姓人家,前几天说好了给这户人家上工,因儿子闹的一直没来。

  三十来岁面相和善的女主人见婷婷来了非常热情高兴,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使本来就有些歉意的婷婷更不好意思,连忙解释说:“徐师母,对不起,这两天家里有点事来不了,让你们等了几天,真不好意思。”

  徐师母把一杯凉开水递给婷婷,满脸笑容的说:“不要紧,谁家里没有点事呢?不过说实话,我是天天盼哦!以为你嫌我们这里太远不来了。来了就好,仝师傅,明天你一定要来啊!先给我家做两天,再去我妈妈家做。”

  婷婷喝完水把杯子放在桌上,望着徐师母,商量的口吻说:“今晚来是告诉你明天我来上工,还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我女儿上学了,儿子没有伴玩,明天我带儿子来上工,少收五角钱。可不可以?

  带一小孩上工来少收五角钱。徐师母心里一默算,小孩跟着大家吃口饭,怎么吃也吃不了五角钱。徐师母觉得合算,便客气的说:“可以嘛,把你儿子带来就是,我们家也有小孩,让他们一起玩,不要少收钱,我还是给你一元五。”

  婷婷非常诚恳的说:“徐师母,你同意我带小孩来就帮了我的忙,小孩要在你们家喝水吃饭,少收五角钱是应该的,你别客气,就这样定了,我明天一定来。”

  送到村口,在徐师母一连串热情的好走声中,婷婷骑上心爱的自行车,很快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

  次日一大早,涛涛听说妈妈要带自己去上工,高兴得手舞足蹈,望着每天不肯带他去上学的晶晶,洋洋得意的说:“晶晶,你看妈妈多喜欢我呀!带我去上工诶!妈不喜欢你,不带你去。”

  晶晶撅着嘴眼眶里满是泪水望着妈妈,女儿委屈的样子婷婷很心疼,但没有时间怜爱女儿。只好说:“别听他瞎说,你们俩妈妈都喜欢,你要上课嘛,怎么能去呢?”

  晶晶这才含着眼泪,笑着对涛涛说:“妈妈说了都喜欢,我要上课,我不去。”

  早上。婷婷把自行车拿到院子里,涛涛一蹦一跳往自行车上爬,开始,婷婷考虑后衣架大坐得舒服一些,想让儿子坐后面,可又怕儿子顽皮摔下来,想想还是让他坐在车前面的横杠上,这样自己可以保护坐在怀里的儿子,坐杠子没有坐后衣架舒服,但安全。

  六点多了,婷婷载着儿子揣着对女儿的牵挂,蹬着自行车朝下河方向奔去。

  七点半之前到了徐家,吃过早饭,儿子在众多小朋友的簇拥下玩耍去了。婷婷很开心也很放心,她知道这里没有人欺负裁缝师傅的儿子,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欺负别人。现在可以安心做事了,她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早一点想到这办法。

  心情好没有思想负担,做事特别顺手,估计比平时要多做一两件衣服,婷婷一边做事一边轻轻的哼唱:

  [HTK]太阳向我们招手,

  风儿吹拂脸庞,

  我们像小鸟一样,

  来到花园里。

  来到草地上……[HT]

  中午,婷婷正站在案板边专心致志的做事。满头大汗的涛涛两只手捏着汗衫不知兜了些什么东西从外面进来,见妈妈不理自己,走到婷婷身边说:“妈妈,你看嘛,我摘了好多好多瓜耶,拿回去给晶晶吃。”

  婷婷低头一看,天啊!儿子闯祸了,汗衫兜着的是一些小小的黄瓜、辣椒、西红柿,儿子把人家菜地里刚长出来的瓜瓜果果摘了,肯定马上有人来告状。

  果然,不到十分钟,一群小孩簇拥着俩中年妇女来了,还没进门,一妇女大声喊叫:“裁缝师傅诶!你崽把我地里的菜踩得一塌糊涂,把刚长出来的东西全摘掉了!”

  婷婷连忙陪着笑脸迎上去,另外一个妇女也气嘟嘟的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顽皮的孩子,把我家里正在孵蛋的老母鸡打得飞起来,蛋也踩破了好几个,把猪赶得往河里跑,你说怎么办?”

  孩子们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诉说涛涛的种种顽皮行为。

  这时,徐师母过来满脸笑容的说:“俩位嫂子,今天的事,看我的面子算了,大家都在做中饭,师傅也要做事,你们先回去,哪天你们去我菜地里摘一些菜。好啵?”

  俩妇女见徐师母说得这么客气,再说自己家也要请裁缝师傅做衣服,不好意思把话说得太难听。只是反反复复的说;栽菜不容易啊!下次不能带这样顽皮的小孩来。

  婷婷又气又脑又难堪,如果不是涛涛早跑得无影无踪了,真会狠狠地揍他一顿。

  下午,婷婷正踏着缝纫机,徐师母温和的说:“仝师傅,你别介意她们的话,小孩子都是顽皮的,没办法。明天你不带儿子来,我再加五角钱。每天给你两元钱工钱,好不好?”

  徐师母不说婷婷心里也明白,这顽皮的儿子不能再带来了。她苦笑着点了点头说:“好的,不好意思,明天送他去乡下亲戚家,我后天来上工。”

  回家路上,婷婷边踏自行车边说:“涛涛,妈妈明天带你去乡下玩。好不好?”

  坐在横杠上的涛涛转过头,望着婷婷问:“哪乡下?妈妈,你去不去哦?”

  婷婷用下巴靠了靠儿子的头说:“憨崽,妈妈不去你怎么去得了?你乖乖的在那里,妈妈先回来,过几天妈妈再去看你。”

  涛涛听说把他一个人留在乡下,马上摇头晃脑的说:“不!我才不一个人在乡下,我要跟着妈妈,妈妈到那我到那。”

  婷婷叹了一口气说;“崽诶!只怪你自己不听话,如果你听话,跟着妈妈上工多好啊!”

  涛涛把头靠在婷婷怀里撒娇;“妈妈,我听话嘛,我听你的话嘛,带我上工好啵?”

  儿子这样一说,婷婷心软了,有些犹豫了。可想起上午那俩女人说的话,想到儿子搞得人家鸡犬不宁,将来谁还敢请自己上工?再说自己已经答应徐师母不带儿子上工。没办法,只有狠狠心送儿子去乡下。

  第二天早上,婷婷一边给儿子收拾衣服一边琢磨把儿子送那乡下,自己有很多乡下亲戚,最后决定去已经十多年没去过的外婆娘家如坑裘家村。想到如坑裘家婷婷很兴奋,那里是自己童年的乐园,当年的哪些小伙伴们现在怎么样了?哪个从牛背上摔下来满嘴是血也不哼一声的黑仔怎么样了?

  在堂屋里给外孙女喂饭的左师母见婷婷还没走,大声问:“鬼呀!今天不上工啊?”

  听见左师母问自己,婷婷从屋里出来,告诉左师母头天在下河发生的事和准备送儿子去外婆娘家。左师母听了摇摇头说:“鬼诶!不行哦,外婆娘家你十多年没去过,你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搞不好白跑一趟,浪费时间浪费钱。”

  左师母的话有道理,可没办法呀!婷婷叹了口气,无奈的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其他乡下的亲戚没什么来往,更靠不住。”

  左师母沉思片刻后说:“我有个表妹嫁在昌玉山,生了俩女儿,我表妹夫好喜欢男孩,要么你把涛涛送到我表妹家去,这俩夫妻都很厚道,不会亏待你儿子。”

  婷婷当然相信左师母,连忙说:“可以啊!有这样可靠的人家当然好,谁带我去呢?”

  左师母面露难色,想了想说:“家里人除了我,没谁去过,我又离不开,这样吧!我把地址姓名给你,你自己找,一定能找到。”

  婷婷想了想又说:“就算找到了,你表妹不认识我呀!到时候不理我怎么办?”

  左师母笑了笑说:“你放心好了,只要说我叫你去的,她会把你当贵客接待,我有几尺花布,你帮我带给她。”

  婷婷想来想去,这条路更靠得住,她把左师母带给表妹的花布塞进大布袋里,又把表妹的姓名、地点以及怎么坐车、怎么走全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背着大布袋牵着儿子向那陌生的地方进发。

  知道妈妈要送自己去乡下,涛涛不走,婷婷哄他,说带他去乡下看看,不好玩就回来,涛涛这才一蹦一跳的牵着妈妈的手往外走。

  母子俩乘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了昌玉山,下车后,婷婷按纸条上的地址向当地人打听,经路人指点,走了大概二十分钟来到一条河边。这里有个小码头,一块长木板一头搭在岸上另一头搭在河里的一个木支架上,乘客们通过块长木板上下船,开船时间不固定,坐满人便开船。

  木板很窄,只能走一个人,婷婷先走上木板,然后侧过身子牵着儿子的手,慢慢的一步一步横着走过木板到了船上,船行走半小时左右后靠岸了。

  婷婷牵着儿子上岸。上岸后又走了十多分钟到了一条堤坝边,上堤坝又走了半小时才看见右边堤坝下面有一处很多树的村庄,按纸上写的那就是左师母表妹的家。

  下堤坝进村庄,一群小孩围上来,有男孩有女孩,这些小孩又黑又瘦,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基本上光着屁股,女孩也只穿一条又旧又脏看不清颜色的短裤。

  看见这群孩子的模样,婷婷心里一惊,天啊!怎这么穷哦?把儿子放在这样的地方?不行!绝对不行!她想转身回家。可一想,大布袋里还有左师母带给她表妹的花布,再说又坐车、又坐船还走了这么远的路,自己和儿子又累又饿又渴,既便要回去,也要找到表妹家喝口水吃点饭再走。

  周围没有成年人,婷婷只得向一个年龄稍大点的男孩打听表妹的家,谁知几个孩子都说认得,还自告奋勇的给她带路。

  婷婷牵着儿子跟在几个孩子后面来到一座泥砖砌的茅草屋前,一个男孩在屋外大声喊叫:“大花娘!你家来客人了!”

  一会儿工夫,屋里出来一个二十多岁个子不高、目光和善的女人,她用围裙使劲的擦着手,两眼怯怯的望着婷婷。紧接着又出来一个三十来岁,体格壮实相貌憨厚的男人,他疑惑的目光望着婷婷问:“你找哪个?”

  婷婷知道这就是表妹俩夫妻,笑着说自己是左师母介绍来的。夫妻俩一听是表姐的客人,热情的把婷婷母子俩迎进屋里。表妹夫不眨眼的盯着涛涛,流露出十分疼爱的神情。

  婷婷从大布袋里拿出花布递给表妹说:“这是你表姐给你的。”

  表妹接过花布,用手摸了摸放在桌上,笑着说:“这花布好看,给我家小花做件衣服。”

  表妹用吃饭的大蓝花碗给婷婷母子倒了满满两碗开水,婷婷接过碗正要喝,发现水面上漂着很多黑色的稻草灰,她迟疑了一下,可实在太渴了,一口气喝掉了一大碗满是稻草灰的凉开水。

  她想看看儿子有没有喝水,见一只空碗放在桌上,再一看,儿子和刚才带路的几个孩子正在屋外说话。

  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一只胳膊挽着一个篮子,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从外面进来。婷婷猜想这可能就是表妹的俩个女儿大花和小花,婷婷朝篮子里看了一眼,蓝子里有一些空心菜和几只茄子。

  婷婷望着姐妹俩笑了笑,大花漠然的看了她一眼,没做声往厨房走去,小花瞟了一眼婷婷哇的一声哭起来,表妹夫连忙抱起小花,望着婷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这小女儿胆子小,怕生人。”

  厨房里,表妹接过大花手里的篮子说:“你把妹妹带到那疯去了?半天就摘这一点点菜,快去烧火,来客人了,省城大姨妈家的客人。”

  大花不吭声的坐在灶口前添柴烧火,表妹拿出家里仅有的两个鸡蛋做了一碗汤招待婷婷母子。吃饭时,表妹夫妻俩一个劲的往涛涛碗里夹菜倒蛋汤,看得出他们非常喜欢涛涛。

  刚进村时觉得这里太穷,婷婷不想把儿子留下,对表妹夫妻俩只说了是左师母叫来的,并没说自己来这里干什么。后来看表妹夫妻俩为人厚道而且很喜欢涛涛,思来想去,如果把儿子带回去,自己做不了事上不了工,母子三人怎么活?婷婷暗自琢磨左右权衡后决定把涛涛留在表妹家。

  婷婷对表妹俩夫妻说:“我今天来,有一件事要拜托你们,想把我儿子放在你们家寄养,每月我给你们钱和粮票。可不可以?”

  一听说要把涛涛留在自己家,表妹夫妻俩高兴得咧着嘴笑,表妹夫连忙说:“可以!可以!把你崽放到我家,我好高兴,不要你的粮票,我们种田的,米有的吃,你一个月拿十块钱就可以了。你把崽放在我们这里,你尽管放心好了,我好喜欢他,我会把他当自己崽一样看待。”

  憨厚的表妹夫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话,看得出他真的很高兴。婷婷笑着说:“我放心,左师母说你们俩夫妻为人好,我才把儿子送来的。”

  开始婷婷担心涛涛不愿意在这里,谁知涛涛和这里的孩子们很快就打得火热,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倒是自己舍不得儿子心里难受,想到自己一个人回去,把儿子留在这穷乡僻壤的陌生人家里,婷婷不禁泪流满面。

  吃过饭,婷婷把涛涛两个月的生活费二十元钱交给表妹,然后动身回洪昌,表妹拿出一包糯米粉要婷婷带给左师母。

  临走前,婷婷想叮嘱儿子几句话,可儿子和哪群孩子不知道疯到那里去了,她叫表妹夫去找一下。表妹夫说:“仝师傅,不要找,涛涛看到你回去,肯定会吵着跟你走,弄得他哭哭啼啼。”

  婷婷觉得表妹夫的话有道理,只好硬着心肠含着眼泪一步一回头的离开表妹家。上堤坝后,婷婷站在堤坝上朝村子张望了很久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被表妹夫言中了。涛涛回来发现妈妈走了,一边哭一边喊妈妈,疯了似的朝堤坝上跑去,他知道妈妈是从这堤坝上回去的,他要去追自己的妈妈。

  跟在后面拼命追赶的表妹夫一把将涛涛紧紧抱在怀里,嘴里乖崽!乖崽!不停的喊着,尽管涛涛又哭又叫又踢又抓,但必竟是个五岁的孩子,最后还是被表妹夫抱回家了。

  涛涛满头满身都是汗水,哭得喘不过气来还在哭。表妹端来一盆水,一边帮他擦洗一边心疼的说:“崽啊!一身的汗哦!不哭了,乖!我去摘根黄瓜给你吃。”

  表妹夫妻俩哄了很久,总算把涛涛哄得不哭不闹了,涛涛虽然不哭了,但一双眼睛呆呆的望着远处的堤坝,那神情让人揪心难过。

  天黑了婷婷才到家,晶晶见妈妈一个人回来,忙问:“妈妈,涛涛呢?你把涛涛送那去了?”

  失魂落魄的婷婷正在想自己走了,儿子会不会哭?女儿一问,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的说:“送乡下去了。”

  听说弟弟送乡下去了,晶晶‘哇’的一声哭起来,婷婷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和对儿子的思念,趴在缝纫机上嚎啕大哭,整个脑海里全是儿子平时的点点滴滴;说话有些结巴的可爱模样;三岁多就会把他自己碗里的肉丝夹给妈妈;有一次自己因劳累过度,晕乎乎的倒在床上,儿子以为妈妈死了,抱住自己伤心痛哭,,,,,,

  在自己怀里睡了五年的儿子今天晚上和陌生人睡在一起,儿子能习惯吗?儿子会哭吗?婷婷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后悔自己不该送儿子去乡下,准备天一亮就去乡下把儿子接回来。

  左师母听到哭声来到婷婷屋里,见到左师母,婷婷哭得更伤心,做了外祖母的左师母当然理解婷婷此时的感受,这是迫不得已啊!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劝婷婷想开一些,她笑了笑说:“鬼呀!不要哭了,你放心,我表妹俩夫妻会喜欢你儿子的,你在这里哭,说不定你儿子在哪里高兴得又蹦又跳,小孩子不要紧的,很快就会习惯。”

  她哽咽的说:“左师母,我好难过,我受不了,明天一早我就去乡下把儿子接回来。”

  左师母连忙摆手说:“鬼诶!不能接哦!接来了你怎么做事?不就是搞不成才送到乡下去的嘛,过一段时间你去看看他,不是我心狠,是没有办法。”

  情绪慢慢平静一些婷婷把表妹托自己带来的一小袋糯米粉给了左师母。

  睡在床上,婷婷想起每天儿子睡在自己怀里又是搂又是亲,现在怀里空荡荡的,心里更空荡荡,想着想着眼泪泉水般涌出来。

  疲惫不堪的婷婷几次迷迷糊糊的睡着又猛然惊醒,醒了又哭,一直折腾到天亮。

  第二天,婷婷去下河徐师母家上工。儿子不在身边确实少了很多麻烦,不用提心吊胆怕儿子惹祸,怕有人来告儿子的状。

  晶晶很乖,天天自己上学,放学回家做饭洗衣服,吃完饭做作业,不要婷婷操心。

  婷婷每天忙上工,下工后带些衣服回来晚上做。日子在忙忙碌碌中一天一天过去,尽管又忙又累,但婷婷无时无刻都在想念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与日俱增。

  在牵肠挂肚的煎熬中度过了两个月,婷婷准备去看儿子了。她兴奋的告诉左师母自己要去看儿子,可却遭到左师母的反对:“鬼诶!你现在不能去,他刚刚安下心来,你这一去,他又不安心了,干脆过段时间再去,时间长一点,他在哪里习惯了就不要紧了。”

  婷婷想看儿子的愿望很强烈,可又不好反驳左师母的意见,只好强调客观理由:“我只给了你表妹两个月的生活费,马上第三个月了,再说涛涛没有冬天的衣服,我送衣服去。”

  左师母笑着说:“你放心好了,我表妹不会让你儿子受冷受冻,你安心上你的工好了。”

  左师母知道婷婷去了,涛涛肯定不会待在乡下,涛涛一回来,又做不成事,最后还是要送到乡下去,接来送去的折腾还不如让他待在表妹家,所以她狠狠心不让婷婷去看儿子。

  左师母像处理自家事一样给婷婷做主,婷婷也很听左师母的话。所以,尽管婷婷很想去看儿子,但还是听从了左师母的劝说,过两个月再去。

  终于盼到了去乡下看儿子的这一天。这天是个大晴天,但北风很大,很冷。婷婷一大早背着装满了儿子棉衣的大布袋直奔那朝思暮想的地方。

  婷婷见儿心切、三步并成两步,看到村子了,婷婷几乎是跑下堤坝,刚到村口,远远看见一群破衣烂衫的孩子正在用棍子敲打树上的冰溜溜。

  婷婷揪着心、放慢了脚步两眼巡视着,孩子们一个个瞪着眼睛好奇的望着她,儿子肯定不在这群孩子里面,否则,早跑过来了。

  婷婷快步朝表妹家走去,一只脚刚踏进堂屋便差点晕了过去,儿子穿着一件过膝的破棉袄,袖口往上翻了一大截,腰间一根草绳把宽大的棉袄紧紧扎住,脚上拖着一双大人的旧棉鞋。

  正在和小花戏嘻的涛涛看见妈妈来了,立即扑过来抱着妈妈的腿嚎啕大哭,婷婷心疼得肝肠欲断,蹲下身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呜呜痛哭。

  听见动静的表妹从厨房里跑过来,见婷婷抱着儿子哭,不知道说什么好,呆呆的看着这对伤心痛哭的母子。

  母子俩哭过一阵后,婷婷疼爱的握着儿子冰凉的手,仔细的看着儿子的脸,娇嫩、胖嘟嘟的脸瘦了一大圈,满脸被风刮伤的痕迹,头发粘在一起又脏又乱。婷婷心里一阵痛一阵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咕噜咕噜往下滚。

  吃中饭时,表妹夫回来了,夫妻俩诉说着他们如何如何喜欢涛涛,如何如何对涛涛好,表妹夫把自己的棉袄都给了涛涛穿,说他们对涛涛比对自己的俩个女儿还更好。

  婷婷相信他们说是真话,因为大花小花穿得更是破烂不堪,俩女孩的手和脸冻得又红又肿,让人心疼难过。

  吃过饭,婷婷拿出30元钱递给表妹说:“表妹,我儿子来了四个月,上次我给了两个月的钱,再给两个月的生活费,另外10元钱给大花小花买点布做衣服,今天我带涛涛回去,谢谢你们这四个月来对我儿子的照顾。”

  听说要带涛涛回去,表妹夫的脸马上变了颜色,表妹直流眼泪。表妹夫抱起涛涛疼爱的说:“崽呀!不要回去,就在爸爸这里,这里有大花姐姐和小花妹妹跟你玩。好啵?”

  涛涛看了表妹夫一眼,摇摇头说“我不要在这里,我要跟我妈妈回家去,我家里也有晶晶姐姐。”

  表妹夫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把涛涛放下,望着还在流泪的妻子说:“不要哭了,把涛涛的东西收拾一下,让人家娘崽早点走,这么冷的天,太晚了没船。”

  表妹正要去房间拿涛涛的换洗衣服,婷婷一把拉住她说:“表妹,别拿了,没几件衣服,留给小花穿。”

  婷婷给儿子换上自己带来的的衣服,把大棉袄还给表妹夫,牵着儿子的手正要往外走。忽然,涛涛挣脱妈妈的手跑进房间,一会儿出来不知把什么东西塞在小花手里,然后飞快转身拉着妈妈的手往外走。迈出门槛后,涛涛回头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小花。

  表妹俩夫妻牵着俩个女儿跟在婷婷母子后面,婷婷说天太冷再三说要他们回去,可一家四口把婷婷母子送到堤坝下才停住脚步,站在凛冽的北风中,依依不舍的望着涛涛,直到母子俩的身影消失在堤坝远处,夫妻俩才牵着俩女儿回家。

  路上,婷婷问儿子:“涛涛,刚才你跑到房间里拿什么东西给小花?”

  涛涛回过头往后看了一眼说:“两个红薯,是我在地里拣的,大花是个好吃婆,怕她偷吃了,我把红薯藏在床底下的破罐子里。”

  婷婷母子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走在前面的涛涛一把推开虚掩的大门蹦了进去,正在堂屋里吃饭的左师母见了涛涛大吃一惊,紧跟进来的婷婷望着左师母笑了笑说:“左师母,我把儿子接回来了。那地方实在太苦了,上次去天热还不觉得,这次我看见大花小花姐妹俩穿得破衣烂衫,满脸满手都是冻疮,你看了一定会流眼泪,表妹俩夫妻为人真的很好,他们都舍不得我带涛涛回来。”

  听了婷婷这些话,左师母心里很难过,她把碗轻轻的放在桌上,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原来蛮好的,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我好几年没去了,那天有时间去看看他们。”

  婷婷告诉左师母,那里的人都穿得破破烂烂,大冬天还有光着脚丫的,婷婷说:“左师母,如果你哪天去表妹家,把家里不穿的旧衣服和鞋子带去,他们用得上,实在太苦了,我看了心里好难过。”

  晶晶高兴的拉着弟弟的手说:“涛涛,你回来了,以后你不要到学校去捣乱,妈妈就不会送你去乡下。好啵?”

  涛涛歪着头,望着晶晶说:“去就去嘛,我喜欢乡下,乡下好玩,我在乡下和人家打架,哪里的爸爸妈妈从来不打我,有时候大花骂我,爸爸妈妈还打她。”

  晶晶问大花是谁?涛涛说大花是小花的姐姐,自己就住她们家里。听了涛涛的话,晶晶脸上流露出想往的神情,说:“涛涛,等学校放了假,我们一起去她们乡下玩。好啵?”

  儿子回来不久便快过年了,村子里有很多衣服要做。为了看管儿子,婷婷没去上工一直在家里做衣服,

  七六年春节过后,婷婷准备出去上工。此时是服装加工业的淡季,村子里人口有限,平时还能维持,淡季就不行了,必需上工才能维持母子三人的生活。

  出去上工,儿子怎么办?留在家里肯定不行,只有带他上工。鉴于上次儿子在下河搞得鸡犬不宁的经验教训,婷婷知道农村不能去了,如果去即没有菜地也不养猪养鸡的市内上工应该没问题。

  这时候,工价已经涨到两元五一天,婷婷因为带了儿子自动降五角钱,收两元钱一天。

  这天一大早,婷婷用自行车载着儿子上工。吃过早饭,儿子玩去了,婷婷开始工作。

  一会儿工夫,涛涛从外面回来,对正在裁衣服的婷婷说:“妈妈,这里不好玩,我们回家吧!”

  在农村呆了四个月的涛涛已经习惯了农村环境,再说表妹家里虽然物资条件差,但夫妻俩对涛涛非常宠爱,甚至超过了对他们的亲生女儿,在表妹家几个月无拘无束的生活使本来就顽皮的涛涛更任性更顽皮了。

  婷婷怕和儿子说话耽误做事所以没吭声,见妈妈不理睬自己,涛涛便拉着婷婷的衣角,一边左右晃动一边喊叫:“妈妈!妈妈!你不理我呀?我要回去,你带我回去嘛。”

  如果在自己家里,婷婷会抱起儿子亲一亲、哄一哄。可现在是给人家上工啊!拿了人家的钱就要分秒必争的为人家做事,不要说放下手中的事去哄儿子,那怕手脚慢一点人家都会不高兴。尽管当时裁缝很紧俏,请婷婷上工的人家对她恭敬有加,但婷婷从来没有因此而懈怠自己的工作。所以,任凭儿子又喊又叫,她犹如没听见。

  这户人家的主妇怕影响婷婷干活,弯下腰对涛涛说:“涛涛好乖,大妈带你去买东西吃。好吗?”

  涛涛哭闹的目的不是要吃东西,是要妈妈哄哄自己,带自己回家。所以无论女主人怎样哄怎样逗,涛涛不理睬她。

  婷婷觉察到女主人已经有些不高兴了,便拿起竹尺在儿子屁股上狠狠的打了几下。被打痛了的涛涛跳起来,他没想到妈妈不但不抱抱自己反而还打自己,于是歇斯底里的大哭大叫,两只手使劲的抓着婷婷的衣服又是拉扯又是跺脚。

  婷婷又气又急又无奈,只好放下手里的活来哄儿子,倍感委屈的涛涛依偎在妈妈怀里哭个不停,婷婷一边给儿子擦眼泪一边给他讲道理,哄了很久涛涛才慢慢安静下来。

  哄过儿子,婷婷重新回到案板边做事,这时,她发现女主人的脸色非常难看,这让她心里很难过。

  儿子吵闹耽误了时间婷婷感到歉疚,本想对女主人说,自己会加快速度和晚一点收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可女主人一直板着的脸让婷婷改变主意了,她决定既不晚收工,也不必加快速度累坏自己,当然,也不能让女主人吃亏,于是,她微笑的对女主人说:“不好意思,我儿子耽误了你的时间,今天我少收五角钱。可以吗?”

  女主人听说少收五角钱,紧绷的脸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不高兴的嘀嘀嘟嘟:“几角钱是小事,你儿子这样吵闹,你那有心做事呢?万一把衣服裁坏了怎么办?”

  婷婷很生气,真想带儿子回家。可婷婷知道生气归生气,对待工作怎能意气用事呢?如果自己赌气走了,已经按顺序排好了上工时间的另外几户人家怎么办?如何向人家交待?想到这些,只有忍一忍,无论女主人说什么,她装作没听见,低头做事,什么也不说。

  晚上,俩孩子睡了。婷婷手上做事,心里想着白天女主人难看的脸色和一些唠唠叨叨的话。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生女主人的气,尽管女主人做得有些过分,但自己的儿子确实也太吵闹了,将心比心,好不容易请一天裁缝,却带个又哭又闹的小孩来,换上谁都会不高兴。按道理是不能再带儿子上工,不带他上工留在家里更不放心,婷婷又侥幸的猜想儿子是不是因为在家里待惯了,第一天到别人家不习惯,所以才又哭又闹,习惯了会不会好一些呢?要么带儿子再上几天工试试看,不行的话再想办法。

  第二天,在另外一户人家上工,整个上午,涛涛没哭没闹,甚至没进过婷婷做事的房间,安心干了一上午活的婷婷非常欣慰,说明自己的分析是对的,儿子习惯了就不吵闹了。

  中午吃饭才发现涛涛不见了,大家到处找也没找到,婷婷吓坏了,疯了似的见人就一边用手比划孩子的高度一边问:“同志,你看见一个五岁多这么高的小男孩吗?”

  找了几条街巷也没有儿子的踪影。最后,婷婷想到了派出所,连忙向所在地的派出所跑去。一进派出所大门,便迫不及待的问值班民警有没有收留一个小男孩?值班民警看了她一眼说:“有哦!在所长班公室。”

  婷婷急忙向所长办公室跑去,来不及敲门,一掌把门推开,眼前的情景让她喜极而泣。儿子正伏在桌上写字,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民警站在旁边教他。

  婷婷激动的叫了一声儿子的名字,正在写字的涛涛猛然抬起头,一看是妈妈,立即把手里的笔一扔,叫了一声妈妈便泥鳅似的从高高的椅子上滑下来,不等站稳便飞快跑过去扑向婷婷,婷婷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男民警望着婷婷笑着说:“你是他妈妈?难怪这孩子会丢失,妈妈自己还是个小女孩。”

  婷婷笑了笑没说话,向男民警道过谢,牵着儿子走了。

  上工人家的女主人连忙给母子俩热饭热菜,婷婷一脸愧疚的对女主人说:“实在对不起,我现在带儿子回去,明天再来,今天不算工钱。可以吗?”

  女主人笑了笑说:“怎么能不算工钱呢?你带着孩子也不容易。这样吧!你回去把小孩按排好,明天吃过中饭来做一下午,加上今天的半天,正好一天工。”

  女主人通情达理和精明公平的按排让婷婷又感激又佩服。

  婷婷带儿子回家,一进堂屋,正牵着外孙女在堂屋里玩耍的左师母奇怪的望着这母子俩。婷婷如实的把提前回家的原因说了,左师母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一筹莫展的婷婷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看了一眼正在折叠纸包的儿子,用手指轻轻的点着儿子的额头说:“儿子诶!你叫我怎么办啊?带你上工,你不听话,送你去乡下嘛,太苦了,我又舍不得。儿子诶!你这样顽皮,我怎么带得了你哦!”

  涛涛抬起头望着婷婷笑笑眯眯的说:“妈妈,你带不了我呀?哪你就给我找个老婆,我跟老婆去咯。”

  儿子的天真无邪让婷婷又好气又好笑,她捧着儿子的脸亲了一下,说:“儿子!你能找老婆妈妈就解放了。还有二十年哦!儿子!”

  一筹莫展的婷婷只好向左师母求助。自从把儿子从表妹家接回来后,左师母一直不太高兴,并赌气说过再也不管她的事了。婷婷知道左师母是好心是为自己着想,而且事实已经证明左师母是对的。所以她不介意左师母的脸色,笑眯眯的问左师母现在怎么办?

  婷婷又来求自己,看到婷婷一脸的无奈,左师母心软了。叹了口气说:“鬼诶!不是我责怪你,你要是听我的话,怎会有今天的麻烦呢?天下做娘的哪个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哪个愿意让儿女吃苦?都是没有办法呀!你一个女人要养活俩个小孩多难啊?听我的话,还是把涛涛给人家带,小孩子吃点苦不要紧。”

  婷婷像犯了错误的孩子连连点头,诚恳的说:“左师母,你说的对,涛涛在身边我跟本做不了事,只有给别人带,不过我不想送到乡下去,你帮我在附近找一户人家,这地方你熟悉,好啵?”

  左师母点了点头说:“这样也可以,近就方便一些,想儿子去看一下,等那天我去找铁路边的熊婆婆,问问她,有谁家想带小孩。这个老太婆喜欢串门,认识的人多。”

  婷婷急了,连忙说:“哎哟!不能等哦!今天我只上了半天工,说好了明天吃过中饭过去给人家再做半天,你现在就带我去找熊婆婆。好啵?”

  左师母稍微思索后,抱起外孙女说:“好,我现在带你去,不知道这老太婆在不在家。”

  婷婷高兴的说:“谢谢你!左师母,你带我去她家,如果她不在,过会儿我自己再去。”

  左师母抱起外孙女带着婷婷向熊婆婆家走去。

  离铁轨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只有七八户人家,熊婆婆的家就在这小村子里。

  熊婆婆家的房子很旧但很宽敞,有一个很大的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院子。

  见左师母来了,熊婆婆热情的迎出来,笑眯眯的说:“左家媳妇,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哎哟!裁缝师傅也来了,坐!坐!坐!”

  熊婆婆拿来两个凳子,然后望着左师母外孙女说:“你孙女啊?哎耶!一副好精灵的相,长得又漂亮,是你家老大的女儿?”

  听见熊婆婆夸自己的外孙女又漂亮又精灵,左师母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得在外孙女脸上亲了又亲,故意说反话:“我娟娟那里漂亮嘛?我娟娟是个丑女子。是细英的女,我老大还没结婚。”

  熊婆婆笑眯眯的说:“哦!是细英的女。你老大不小了,记得啵?你老大跟我老八同一年生的,我老八年底结婚。哎呀!不说这些了。左家媳妇,你难得来我家,有什么事啊?”

  左师母指着婷婷说:“这裁缝师傅你也认得,她在我家里住了两年多,跟我自己的女儿一样。有一件事要你帮忙,让她自己说吧!”

  婷婷望着熊婆婆恭敬的说:“熊婆婆,我有一个5岁多的儿子没人带,想问问你有没有愿意带小孩的人家。”

  熊婆婆一听拍着手说:“哎哟!怎么这么巧呢?昨天去广顺我大嫂家,我大嫂的孙子孙女都读书了,大嫂一个人在家里闲得难过,问我有没有小孩带。你说巧不巧?她想带小孩,正好你的小孩找人带。这不是瞌睡碰到枕头吗?”

  熊婆婆的话让婷婷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儿子不用去乡下,自己明天可以上工了。

  广顺是郊区,离市区很近,随时可以骑自行车看儿子。太好了!婷婷越想越高兴,充满感激的对熊婆婆说:“熊婆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今天送我儿子过去。可以吗?”

  熊婆婆乐坏了,眼前这个裁缝师傅比自己的大嫂还急,这样的情况好谈价钱呀!熊婆婆很负责任似的说:“今天就送你儿子过去啊?你还没去我大嫂家里看看行不行哦?”

  婷婷说:“不用看,怎么会不行呢?再怎么样都比我家好。只要我儿子一天三餐饭能吃饱,晚上有床睡觉就可以了。熊婆婆,你说说一个月要少钱、多少斤粮票。”

  熊婆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哎呀!随便你拿多少钱多少粮票,我大嫂想带个小孩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

  左师母了解婷婷更了解熊婆婆,要婷婷自己说价,她只赢不输;婷婷说高了,正中她的下怀,说低了,再和你讨价还价也不迟。

  左师母知道婷婷说价只会高不会低。为了不让婷婷吃亏,不等婷婷开口便抢先说:“你们都不说,我来说,每个月十五元钱二十斤粮票。可不可以?”

  婷婷知道左师母在帮自己,她本来想说二十元钱二十五斤粮票。熊婆婆觉得左师母说的价让她有些不痛不痒。她盘算了一下,有利润但不是很大,放弃嘛,舍不得,再想想大家庭里加一个5岁的小孩吃饭,不过加把米而已,可一个家庭每月能增加十五元钱就宽裕多了。于是她满脸笑容的说:“可以,可以,你开了口我还有什么好说。不过我要说一句,如果不是你的面子,我最少要二十元钱。”

  熊婆婆看看钟,已经四点多了,说要做饭了。她要婷婷回去收拾好衣服,明天吃过早饭带小孩过来。

  回到家,见涛涛跪在缝纫机旁边的凳子上,一只手摁住机头两只眼睛聚精会神的盯着机头不知在干什么。婷婷以为儿子像自己一样天生喜欢裁缝机。

  见妈妈回来了,涛涛立起身子,满脸得意的指着缝纫机说:“妈妈,你看!”

  婷婷把儿子从凳子上抱下来,朝儿子指的地方看了一眼。只见崭新的缝纫机机头上满是一道道用刀刻出来痕迹。看着伤痕累累的缝纫机,婷婷觉得比割了自己的肉还痛还难过,气得她在儿子屁股上重重的打了两巴掌。

  涛涛摸摸被打痛的屁股,望着妈妈,一脸委屈的说:“我帮你做事你还打我?”

  婷婷轻轻的摸着缝纫机头,心疼的说:“还说帮我做事,好好的东西被你搞成这个样子,我还要打你。”

  涛涛昂着头不服气的说:“我是帮你做事,今天在派出所的时候,我看到警察叔叔抓了一个偷东西的人,我怕哪个人偷我们家缝纫机,做了这些纪号,他就不敢偷了。”

  儿子的话叫婷婷哭笑不得,她心疼缝纫机当然更心疼儿子,望着满脸委屈的儿子,婷婷无奈的叹了口气。

  晚上,婷婷告诉儿子明天要送他去婆婆家,涛涛头一歪,撅起嘴巴,语气强硬的说:“我不去!”

  正在做作业的晶晶停住笔,生气的说:“妈妈,不要送走涛涛,我不要你送走涛涛。”

  婷婷对姐弟俩说了很多为什么要送涛涛去别人家寄养的道理,又对涛涛说:“乖崽,听妈妈的话,广顺离我们这里很近,你在婆婆家里乖一些,我会经常去看你,还会给你买好吃的东西。好不好?”

  好说歹说的说了半天,涛涛就是不答应去,最后婷婷恼火了,脸一板,厉声吼道:“行!你不去广顺可以,明天送你去乡下,我不会去看你的,让你在哪里吃苦。”

  见妈妈发脾气了,晶晶有些害怕,她害怕妈妈真的把弟弟送去乡下,上次去乡下,几个月没见到弟弟。想到这里,她小声对弟弟说:“涛涛,去广顺嘛,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你,如果去了乡下,我就看不到你了。”

  涛涛很不情愿的点了点头,然后望着婷婷,嘟着嘴巴说:“妈妈,我去婆婆家,你和晶晶要去看我,好不好?”

  见儿子同意去广顺,婷婷即高兴又心疼,一边点头一边把儿子搂在怀里。

  第二天,吃过早饭,婷婷带着儿子来到熊婆婆家。熊婆婆换了一件衣服,然后带着婷婷母子去广顺村。

  路上,熊婆婆对婷婷说:“我大哥过世好几年了,大嫂人很好,她姓万,叫她万婆婆就可以了。”

  广顺地处洪昌市郊南,万婆婆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里,周围全是大片菜地,村民大多数以种菜为生,少数人做手艺或小生意。

  万婆婆的家座落在村子中间,房子不算新,有一个不大的院子。

  进了院子大门,熊婆婆大声喊叫了几声‘大嫂’。随着喊叫声,一个六十多岁干瘦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她就是熊婆婆的大嫂。见自己姑子领着一个年轻女人和孩子,心想;前天姑子来自己说了想带小孩,莫非真的就找了一个小孩给自己带?

  进堂屋坐定后,熊婆婆指着涛涛说:“大嫂,你不是说想带小孩嘛。你看这个小男孩怎么样?带不带?”

  果真和自己猜想的一样,还是个漂亮小男孩,万婆婆高兴得连连说:“带哟!带哟!”

  万婆婆又目不转睛的盯着婷婷看,熊婆婆指着婷婷说:“她是这男孩的妈妈,做裁缝的,天天要出去上工,没时间带。”

  万婆婆热情的对婷婷说:“妹子啊!你好有福气哦!年纪轻轻这么大的儿子。”

  婷婷笑了笑没说话,她要儿子叫婆婆。涛涛望着万婆婆甜甜的叫了一声:“婆婆。”

  见涛涛不认生还叫自己婆婆,万婆婆笑得嘴都合不拢。牵着涛涛的手,一脸慈祥的说:“乖崽,你几岁呀?”

  涛涛抽出被熊婆婆牵着的手,然后把五个手指张开,又伸出另一只手的食指,歪着头望着熊婆婆笑咪咪的不说话。万婆婆握住涛涛两只手疼爱的说:“哦!婆婆知道了,崽崽六岁。对啵?”

  涛涛点了点头,这时,院子里传来鸡叫声,涛涛朝院子里看了一眼,立即挣脱熊婆婆的手,飞快的跑到院子里看公鸡打架。

  熊婆婆对婷婷说:“裁缝师傅,你愿意把儿子给我大嫂带,就把这个月的钱和粮票给她,我家里还有事,我要走了。”

  万婆婆接过婷婷给她的十五元钱和二十斤粮票又一次笑得合不拢嘴。她去房间藏好钱和粮票出来,见熊婆婆和婷婷已经走出了堂屋,大声说:“不要走哦!吃了中饭再走嘛!”

  熊婆婆边走边说:“那有时间在你这里吃饭,我家里还有事,裁缝师傅下午还要上工。你要带好人家的崽哦!”

  正在院子里看公鸡打架的涛涛见妈妈和熊婆婆要走了,连忙跑过来拉着婷婷的手说:“妈妈,你不要走嘛,这里好玩诶!你看那只鸡好厉害,好会打架。”

  婷婷蹲下身子望着儿子说:“乖崽,你就在婆婆这里,听婆婆的话。妈妈给人家上工去,过几天再来看你。乖崽,你乖一点噢!”

  万婆婆走过来牵着涛涛的手说:“乖崽,听妈妈的话,跟着婆婆,婆婆好喜欢你,等鸡下了蛋,婆婆煮给你吃。好不好?”

  看着妈妈和熊婆婆走出院子,涛涛没哭也没闹。突然,他挣脱万婆婆的手追出去站在院子门口大声叫喊:“妈妈!你要来看我噢!”

  听到儿子的喊声,婷婷回过头大声回答:“好的!过几天妈妈来看你。乖一点噢!”

  此后,基本上每星期婷婷去看一次儿子,每次去都是晚上收工后直接去,如果从家里去便带上晶晶。

  儿子按排好了。婷婷能一心一意做事了。

  转眼间,涛涛去广顺万婆婆家半年多了,这期间,婷婷基本上是以上工为主。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9122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