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31章 麻疹难关 魂飞魄散

第31章 麻疹难关 魂飞魄散


  这天晚上,婷婷又去看儿子,一进院子,便喊着儿子的名字,可儿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又蹦又跳的迎接自己,婷婷觉得奇怪,一边猜测原因,一边快步向屋里走去。

  儿子一动不动的坐在凳子上,看着自己进来像没看见一样,婷婷急忙走过去蹲下准备抱起儿子。突然,涛涛一头栽进婷婷怀里,哇的一声哭起来。

  婷婷抱着儿子坐在凳子上,发现儿子的两只眼睛红红的而且很多眼屎,鼻孔也塞得厉害,张着嘴呼吸,不停的把流出来像水样的鼻涕用力往上吸。看样子儿子很难受,难怪没有应答自己的叫唤。万婆婆说:“小仝啊,涛涛前几天发烧,我喂了一些退烧药给他吃,第二天退了烧,今天又发烧了。你带他去医院看看吧!”

  婷婷摸了摸儿子的脑门又摸摸自己,觉得儿子的脑门比自己的脑门温度高了很多,发烧了。发烧、眼红、鼻塞、流水鼻涕,婷婷觉得这些症状和某本书上描绘小孩出麻疹的症状相似。她按书上说的看了看儿子的耳朵后面,见有一些小红点,更加确定儿子是麻诊。万婆婆带过哪么多小孩,应该有经验,她望着正在铺床的万婆婆问:“万婆婆,我儿子是不是出麻疹?”

  万婆婆把被子一抛,走过来抓起涛涛的手,把袖子往上一捋,两只眼睛盯着涛涛的手臂仔细的看了又看,然后把袖子拉下来说:“小仝,还真让你说对了,是麻疹,疹子都出来了,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没想到麻疹呢?”

  一听说儿子真是麻疹,婷婷又害怕又紧张,脸都变了颜色,她对万婆婆说带儿子去医院,万婆婆笑了笑说:“出麻疹又不是生病,不要去医院,过几天疹子全出来就好了,我带的小孩都是这样的。”

  不管万婆婆怎么说,婷婷抱起儿子急忙赶往医院。

  出麻疹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可婷婷为什么这么紧张呢?原来在涛涛三岁多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主动要给涛涛看相算命,并再三解释说自己不是算命先生,更不是为了钱,只是和这孩子有缘。

  不忍心辜负老人一片好心,婷婷把涛涛的出生年月日告诉老爷爷,老人听了闭目沉思一会儿,然后睁开眼盯着涛涛的脸认真的看了很久。

  他说涛涛特别胆大顽皮,但聪明善良有孝心,八字强硬且干净,注定一生戎装高官厚禄,而且吉人天相,命中常有贵人相助,但有个劫难,这个劫难是出麻疹时会遭遇很大的麻烦,到哪时,做母亲的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这一关很难过,一旦过了这关,这孩子一辈子四方能走水火不怕。

  对老人所说的话,婷婷一笑了之。出于礼貌,婷婷让老爷爷把话说完,告别时还要儿子谢谢老爷爷。

  婷婷是无神论者,可出于对儿子深切的爱和关心,还是把儿子出麻疹会遭遇麻烦这一说牢牢记在心里。不管老爷爷说的对与否,权当是老人的好意关心,提醒自己孩子出麻疹时小心谨慎护理也没错。

  正因为白胡子老爷爷这一箴言,婷婷对儿子出麻疹特别敏感,特别紧张害怕,她抱着儿子来到离万婆婆家最近的市第二医院,医生告诉她,出麻疹去中医院更好,婷婷又抱起儿子朝中医院跑去。

  赶到中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中医院急诊室的值班医生告诉她,这里晚上没有儿科。这时,婷婷耳边又响起了白胡子老爷爷的话。天啊!莫非真的被他老人家言中了,极度的紧张和恐惧笼罩着婷婷,她浑身发抖,一阵晕玄跌坐在急诊室的凳子上。

  值班医生是个瘦瘦的男人,四十多岁、个子不高。见婷婷重重的跌坐在凳子上吓了一跳,连忙问她那里不舒服,婷婷摇了摇头没说话,值班医生要她带孩子回去第二天再来,婷婷没听见似的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

  婷婷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只见儿子双眼紧闭,鼻涕封住了鼻孔,只能张着嘴喘气,婷婷又焦急又心疼又无奈。呜呜的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又说自己只能在医院里等到天亮,因为在医院里比在家里完全,再说自己也确实走不动了。

  值班医生见婷婷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够可怜的,又听说她住郊区,这么晚也回不去,不免动了恻隐之心,考虑外面冷,他让婷婷带着孩子坐在急诊室,后半夜去休息时也没锁门。

  涛涛两个小小的鼻孔被分泌物封得严严实实,呼吸很困难,只能张着嘴喘气,婷婷见了心疼不已。用小手指轻轻的帮儿子清除鼻孔里的分泌物,谁知分泌物干沽后很硬而且牢牢的粘在鼻孔上,轻轻的剔根本剔不动,用力剔又怕儿子疼,干硬的分泌物只有用水浸湿软化后才好清除。可这里没有水,怎么办?婷婷灵机一动,伸出自己长长的舌头,用舌尖轻轻的添舐封住儿子鼻孔的分泌物,干硬的分泌物慢慢的被婷婷舌尖上的唾液融化了,两个小鼻孔被添得像洗了一样,涛涛的呼吸顺畅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值班医生回来了,婷婷感激的向他道过谢,然后抱着儿子离开急诊室。

  一夜未睡,又冷又饿的婷婷来到餐馆要了碗面条,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面条端来了,婷婷一只手搂着儿子,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另一只手拿起筷子挑了几根面条吹了吹送到儿子嘴边,涛涛烦燥的摇摇头抿着嘴不肯吃。一惯狼吞虎咽的儿子竟然不吃东西了。婷婷心疼的说:“乖崽,你睁开眼看看,这是你喜欢吃的面条,你吃一点,吃了就会好的。”

  不管婷婷怎么说怎么哄,涛涛就是不吃,婷婷吓坏了,她听老人说过,小孩子是不会装假的,如果不吃东西说明病情很严重。

  又哄了很久,儿子就是不肯吃,婷婷只得含着泪把一碗面条呼呼的吞进了自己肚里。

  吃完面条,婷婷抱着儿子回到中医院,挂号就诊,给涛涛看病的医生姓刘,听完婷婷的叙述,看了看涛涛的脖子和手,刘医生一脸严肃的说:“你这小孩是出麻疹,目前看来状况不太好,要赶快住院,我们这里不能收,麻疹属于传染性疾病,你去传染病医院。”

  刘医生的话把婷婷吓蒙了,她望着刘医生乞求;“医生,我没有钱,住不起院,你开点中药让我带回去,好啵?”

  刘医生看了一眼婷婷怀里的涛涛,思索片刻说:“这种药我没把握开,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位麻疹专家,他住在石头街,你去那里问申大夫,就能找到。”

  幸好石头街离中医院不远,婷婷抱起儿子向石头街跑去。在路人的指引下,婷婷很快找到了申大夫家,申大夫家的房子独门独户,两扇又高又大的木门上有两个比手镯还大的圆圆的铁环,围墙上爬满了不知名的绿藤。

  婷婷把儿子放靠在自己肩上,抽出一只手轻轻的拍了两下门,很久没有反应,又拍了两下,这时,里面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呀?”

  婷婷兴奋的答道:“是我!找申大夫看病的。”

  随着吱呀一声响,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她看了一眼满脸疲惫和焦虑的婷婷,又看了看婷婷怀里的涛涛,语气冷淡的问:“你找谁?”

  婷婷望着中年妇女,满脸笑容的说;“我找申大夫,我儿子出麻疹,疹子出不来,请申大夫开几服药。好吗?”

  中年妇女微微皱了皱眉头,边关门边说:“申大夫不在家。”

  面对两扇紧闭的大门和女人冷若冰霜的脸,看看怀里满脸痛苦的儿子,婷婷心中的悲伤和愤怒到了极限,她双手紧紧抱住儿子,疯了似的用脚踢门。

  门开了,还是刚才哪女人,她一脸不屑的神情指着婷婷,气势凶凶的骂道:“你竟敢踢我们申家大门?真野蛮,没教养,想叫申大夫给你开药?你开得起吗?”

  女人的话刚说完,只听见“砰”的一声,门重重的又关上了。

  这时,婷婷几乎要崩溃了,申大夫不可能给儿子看病了,难道儿子真的会像白胡子老爷爷说的哪样吗?不!自己一定要帮儿子闯过这道难关,走!不能在这里再耽误了,她抱起儿子飞快的向中医院跑去。

  回到中医院,气喘嘘嘘的婷婷顾不上歇一口气,抱着儿子走到刘医生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的目光望着刘医生,泪流满面的说:“医生,求你救救我儿子。”

  刘医生惊呆了,回过神后,连忙起身把跪在自己面前的母子俩搀扶起来,婷婷抱着儿子坐在凳子上一边哭一边诉说刚才到申大夫家的遭遇。

  听完婷婷的诉说,刘医生叹了一口气说;“申大夫的药是很贵的,一般情况下他不给开的。怎么办呢?他不在,我给你开几服药试试看。”

  婷婷带着刘医生开的五包中药回到家已经快中午了,左师母正在为婷婷一夜未归着急,突然见她抱着儿子来了,觉得很奇怪,当左师母知道涛涛出麻疹,母子俩在医院里待了一夜,气得她大骂万婆婆坑人。

  左师母连忙帮婷婷熬药,婷婷把儿子的衣服脱了,给他盖好被子,坐在床边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儿子。

  一会儿工夫,左师母端着熬好的汤药来了,并帮婷婷强行把汤药灌进涛涛嘴里。

  刚刚喂完药,晶晶放学回来了,她望着婷婷哭腔哭调的说:“妈妈,昨天晚上你去那里了,半夜我醒了你还没回来,我好害怕哟,吓得我用被子蒙住头又好闷,我哭了。”

  又困又累的婷婷摸了下女儿的头,有气无力的说:“晶晶乖,弟弟病了,妈妈昨晚在医院里回不来。”

  两天后,涛涛全身布满了红红的小点点,有这方面经验的左师母看了看涛涛的手指和脚趾点点头说:“老天保右,全出来了,不要紧了,你放心,过几天就会好的。”

  涛涛不吃不喝、昏昏沉沉的睡了好几天,身上的小红点慢慢的全部消失了。

  这天,一直守护在儿子身边的婷婷,终于看见儿子艰难的睁开眼睛,高兴得她又是哭又是笑,连忙给儿子喂热稀饭,看着儿子张开小嘴一口一口的吃,婷婷心中的喜悦和幸福无法用语言形容,几天来的担心害怕、紧张焦虑、疲惫劳累统统一扫而光。

  涛涛自从睁开眼睛后,身体状况明显一天比一天好,小孩子真的不会装假,几天后,精神好点的涛涛吵着要下床玩耍,婷婷连忙给儿子穿上衣服鞋袜,然后,把儿子抱下床轻轻放在地上,和自己面对面站着。

  昏昏沉沉睡了六七天的涛涛站在地上,望着妈妈勉强笑了一下,然后吃力的提起一只脚向前迈去,婷婷正为儿子的笑无比欣慰和快乐时。“扑通”一声,涛涛跌坐在地上,婷婷心疼的把儿子扶起来。

  涛涛的身体非常虚弱,急需增加营养,婷婷真想蒸个肉饼汤给儿子吃,可那里有肉呢?农村只有逢年过节才杀猪卖肉,城里有肉卖,可自己没有肉票。

  看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婷婷真恨人肉不能吃,否则,可以从自己身上割块肉给儿子吃。

  婷婷掏出身上仅有的钱买了几个鸡蛋,儿子每天的伙食就是稀饭和一个水蒸蛋。

  感谢上苍的怜悯和保佑,涛涛不仅平安的度过了让婷婷胆颤心惊的这场劫难,而且仅靠着每天一个鸡蛋和几小碗稀饭竟然很快恢复得和原来一样健康活泼。

  见儿子能吃能睡能跑能跳,十多天没上工的婷婷只好把儿子送去万婆婆家,自己又开始早出晚归的上工。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91221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