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33章 再学孟母 进城居住

第33章 再学孟母 进城居住


  涛涛寄养在广顺万婆婆家后,婷婷的生活慢慢趋于安定。谁知好景不长,这天晚上,熊婆婆跑来告诉婷婷,万婆婆病倒了,要她接儿子回来。

  儿子接回来了,望着高兴得一蹦一跳的儿子,婷婷真想在家里做衣服带儿子,但怎么可能呢?不上工,那有这么多衣服做?不做衣服那有钱?没有钱母子三人怎么活?嗨!工还是要上,可儿子怎么办?把他留在家里肯定不行,带他上工更不行,这顽皮的儿子会砸了自己的饭碗。真是左也难右也难,不知怎么好,婷婷急得直流眼泪。

  见妈妈在哭,涛涛连忙一边帮婷婷抹眼泪一边说:“妈妈,你为什么哭嘛?我又没打架,现在我好乖耶!妈妈,你别哭嘛,好啵?”

  婷婷觉得儿子好象懂事了一些,抹干眼泪望着儿子说:“乖崽,明天妈妈去上工,你一个人乖乖的在家里玩,晶晶中午放学回家做饭给你吃。好不好?”

  涛涛点点头说:“好嘛,妈妈,你去上工,我乖乖的在家里,我不和别人打架。好啵?”

  婷婷破涕为笑,捧着儿子的脸亲了又亲。高兴的说:“这就好,你在家里乖乖的不要出去,晚上妈妈带好吃的东西给你。”

  第二天,婷婷收工后想起对儿子的承诺,去商店里买了半斤小麻花。在门外听见一双儿女有说有笑,悬了一天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如果每天这样多好啊!

  姐弟俩见妈妈回来了,高兴的拥上去,涛涛抱着婷婷的腿摇头晃脑,嘴里妈妈、妈妈不停的喊着。

  婷婷拿出麻花分给每人两根,另外拿两根,让晶晶给左师母的外孙女送去。然后,把剩余的包好放起来,俩孩子津津有味的吃着麻花,婷婷坐到缝纫机前做自己的事。

  涛涛走到婷婷身边,踮起脚把一根麻花往婷婷嘴里塞,婷婷心疼的说:“乖崽,你自己吃,妈妈不喜欢吃麻花。”

  不管婷婷怎么说,涛涛硬是把麻花塞进她嘴里,一边塞一边说:“妈妈,你吃一口嘛,这麻花好香诶!”

  见涛涛缠着喂麻花给妈妈吃,晶晶也走过来,把一根麻花伸到婷婷面前说:“妈妈,你吃啵?”

  倍感幸福的婷婷,把一双儿女拥在怀里高兴的说:“你们是妈妈的好崽崽!妈妈要做事,这件衣服人家明天要来接,你们乖乖的吃,吃完了妈妈再买。好不好?”

  晶晶望着婷婷说:“妈妈,老师说还有两天放寒假,放了假我帮你做事,帮你锁扣眼、订扣子。好啵?”

  晶晶要放假,涛涛就有伴玩了,婷婷很高兴,只要涛涛不惹事不闯祸,自己可以多做点事多挣点钱。回洪昌快四年了,过了三个穷春节,争取七七年春节过得好一点。

  晶晶放寒假的第二天晚上,婷婷收工回到家,一进门,眼前的情景把她吓呆了,涛涛像电影里的伤兵一样头上缠满了白纱布,见妈妈来了,晶晶哭腔哭调的说:“妈妈,涛涛被人家用石头打破了头,流了好多血,去医院缝了针。”

  婷婷心疼的直掉眼泪,把儿子拥在怀里轻轻的摸他缠满白纱布的头问:“痛啵?崽呀!谁打破你头了?我说了你和晶晶在家里玩不要出去。你怎么又跑出去和人家打架呢?”

  望着眼泪汪汪的妈妈,涛涛嘀嘀嘟嘟的说:“妈妈,你不要哭嘛,我不痛,真的不痛,我没打架。我和晶晶看人家打鱼,晶晶捡到一条小鱼,强强来抢,说是他先看到哪条鱼,我帮晶晶把鱼抢回来,强强捡起一块石头抛过来打在我头上,强强妈妈带我去了医院,左婆婆还煮了两个蛋给我吃。”

  听完儿子的话,婷婷板起脸望着晶晶说:“原来是你惹的祸,人家先看见就给人家嘛,你看看,为了一条鱼把弟弟的头都打破了。”

  晶晶流着眼泪委屈的说:“不是他先看见的,我把鱼捡起来拿在手里,他看见了跑过来要我把鱼给他,我不肯,他说他公公是大队长,这里的东西都是他们左家的,外姓人不可以拿。说完就抢,涛涛看我抢不赢跑过来帮我。”

  涛涛两眼一瞪,挥动着两只小拳头说:“晶晶,不要哭,等我长大了当好大好大的官,把哪个强强打得吃泥巴,看他还敢不敢欺负我们。”

  望着六岁半的儿子俨然一副男子汉模样,婷婷又疼又爱。当她把儿子满是血迹的衣服脱下拿盆子去洗时,看见盆子里一条三寸来长的小鱼,儿子就是为了这条小鱼被人打得头破血流,婷婷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晚上,望着一双熟睡的儿女,婷婷思绪万千,几年来,自己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屈辱从没往心里去,可今天,一双儿女受欺负受委屈,她心里有酸又痛,儿子缠满纱布的头和衣服上的片片血迹,让她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婷婷认为吃苦受累不要紧,吃亏上当也不要紧,但人格和尊严不能受伤害。目前这种寄人篱下的处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很不利,长期受歧视,孩子们的天性被压抑,心理会扭曲会自卑。为了一双儿女的健康成长,婷婷决定离开这里。

  女儿放寒假不上课,婷婷打算把姐弟俩送到父亲家先待一个月,等过完春节,去城里租间房子,然后把女儿转到城里的学校读书。七月份儿子七岁了,正好也可以报名读书。

  第二天早上,婷婷来到父亲家,三奴狗也在。婷婷开门见山的说:“爸,过完年我要搬回城里住,年前我想让晶晶和涛涛在你这里住一个月,我给你三十元伙食费。好不好?”

  仝老三胆怯的看了三奴狗一眼没做声。三奴狗望着婷婷不冷不热的说:“不行!家里已经这个样子了,你还要把小孩放这里,那个帮你带小孩?怎么住?我想不通,你们在乡下几年都住了,还在乎再住一个月?”

  婷婷一脸无奈的说:“你不知道,原来涛涛一直寄养在别人家里,前几天带他的婆婆病了,我把他接回来,回来才几天就被村里大队长的孙子打得头破血流。涛涛在家里我实在放心不下,正好晶晶也放了假,姐弟俩一起来也有个伴。要么这样吧!早上我送他们过来,晚上再接他们回去。反正就是一个月时间,就算求你帮一下我。好啵?”

  三奴狗听说涛涛被人打了,猛的蹦了起来,两眼一瞪,大声吼道:“什么啊?就这样白白让人家打了?我找他算账去!大队长有什么了不起啊!”

  三奴狗的话让婷婷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和感动,这时,她发现这个看起来冰冷从来没有笑脸的弟弟心还是热的。但她怕三奴狗惹是生非,连忙息事宁人的说:“算了,算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住在人家村子里只有忍让一点,所以我要回城里住啊!城里百家百姓,谁也不会欺负谁。年前我的事太多,忙不过来,过完年我就找房子。”

  最后,三奴狗总算同意了在婷婷找到房子之前,俩孩子白天在他这,晚上接回去,临走前婷婷给了父亲三十元钱。

  第二天一大早,婷婷用自行车把俩孩子送到父亲家。三奴狗做生意去了,仝老三正在生煤球炉子,婷婷对俩小孩说:“叫外公,在这里你们要听外公的话,晚上我来接你们。”

  春节临近,婷婷特别忙,一大早把俩孩子送到父亲家再去上工,晚上拖着累了一天疲惫不堪的身子骑上几十分钟的自行车去父亲家接俩孩子,回到家还要做衣服到深夜。上工地方离父亲家近或顺路还好一些,有时上工的地方离父亲家很远甚至是反方向就更累了。几天下来,婷婷感觉特别累,有些力不从心。

  除夕的前两天特别冷,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路上行人双手交叉□□袖筒里,扛起肩缩着头,步履匆匆的赶路。

  收工后的婷婷戴着自己做的大口罩,快速的蹬着自行车去父亲家接孩子。自行车从马路上刚拐进巷子口,婷婷便看见自己一双儿女手牵手喊着妈妈向她跑来,吓得她急忙刹车,下车后,婷婷弯着身子握住俩孩子冰冷的手,问:“哎哟!崽呀!这么冷的天,你们俩跑出来干什么?”

  晶晶瘪着嘴巴流着眼泪说:“舅舅赶我们走。”

  婷婷一脸疑惑的问:“舅舅怎么会赶你们走呢?你们做了什么坏事?”

  涛涛头一歪,瞪着两只眼睛说:“妈妈,我们没做坏事!舅舅和外公吵架,舅舅把煤球炉子踢破了,满地的火哟!差点把东西烧掉了。舅舅说他家没米了,要我和晶晶滚蛋。”

  听完儿子的话,婷婷又伤心又难过,这么冷的天,三奴狗怎么忍心把俩孩子赶出来,不说自己给了三十元钱伙食费,就是没给钱,也不能这样对待这么小的孩子呀!何况还是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这时,涛涛说:“妈妈,我好饿。”

  婷婷连忙牵着孩子走进巷子口的小餐馆,心疼的看着俩孩子狼吞虎咽的吃了四碗面。

  吃完面条,婷婷带着俩孩子去父亲家,父子俩正在吃饭,本想诉说三奴狗几句,转念一想,算了,三奴狗也可怜,二十五六岁的大男人要什么没什么,他发脾气也是因为年关缺钱心情不好,如果有钱的话,相信他绝不会这样不近人情。

  临走,婷婷拿出五元钱放在桌子上说:“爸,我没时间买东西,你自己买点过年的东西,后天就三十夜晚了,明天我不送他们来了。”

  仝老三拿起五元钱还给女儿说:“婷啊!你带俩孩子已经很困难,我不能要你的钱,你拿回去。”

  婷婷把钱推回去笑着说:“不要嫌少,多少是我一点心意。爸,我希望你和三奴狗不要吵了,好好过个年。好啵?”

  仝老三表情复杂的把五元钱放回桌上,三奴狗瞟了婷婷一眼,继续低头吃饭。婷婷带着俩孩子离开时,他也没抬头。

  正月初五,婷婷正准备去城里找房子,突然来例假。自从十五岁第一次来潮血量就很多,而且每次要六七天才结束,但很有规律,二十八天一次。以往每次来例假虽然多,但婷婷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从来没休息过一天。这次不知什么原因血量特别多,鲜红的血浸透了床上的棉絮,坐后站起来,血像自来水一样顺着腿一直流进鞋子里,根本没办法走出去,无奈,婷婷决定休息一天,准备等第二天状况好一些再去找房子。

  第二天,血量不但不见少反而更多了,婷婷趟在床上用破旧的衣服代替卫生纸垫在身子下面,从来没见过妈妈大白天躺在床上,晶晶和涛涛趴在床沿边,问:“妈妈,你病了啊?你起不来呀?”

  婷婷躺在床上,晕乎乎浑身无力,紧闭双眼,不愿说话,听见俩孩子问自己,她无力的摇了摇头。

  涛涛把手伸进被子里,摸着婷婷的手说:“妈妈,你不要病嘛,我好乖啦,这么久我没和人家打过架,对啵?妈妈,你起来嘛。”

  晶晶拉开涛涛的手说:“你走开,不要在这吵,妈妈生病了,你还要妈妈起来,走,我们给妈妈煮粥去。”

  婷婷真想爬起来搂住俩孩子亲亲,可动弹不了,紧闭的双眼里流下两行泪水。

  快中午了,晶晶才把粥煮好,她用毛巾托着一碗滚烫的粥,坐在婷婷床边,舀起一小勺,唆起嘴巴吹了几口气,然后慢慢的把小勺子送到婷婷嘴边,说:“妈妈,吃粥,一点不烫,你吃一口就知道。”

  婷婷使劲睁开眼睛,看见女儿手里的小勺子正伸在自己的嘴边,儿子趴在床边上,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顿时,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她张开嘴吞下小勺子里的粥。

  这时,左师母进来了,眼前的情景把她吓了一跳。她走到床前,望着婷婷说:“病了?我说嘛,自行车在家里,又没看到人?鬼呀!你脸色好黄好难看。”

  婷婷望着左师母摇了摇头小声说:“不要紧,不是生病,我每个月来哪个都是好多,这个月特别多,头晕得厉害,起不来,躺一下会好的。”

  婷婷在床上躺了几天,左师母每天端一些菜来给她母子三人吃,婷婷心里焦急不安。

  这天中午,心急如焚的婷婷硬撑着爬了起来,见妈妈起来了,晶晶连忙端来一盆热水,婷婷坐在缝纫机边正要洗脸。住在屋后面的菊香串门来了,五十多岁的菊香望着脸色苍白、目光无神的婷婷,吃惊的问:“哎哟!几天没见,你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得什么病了?”

  婷婷把双手浸在水里,强打精神的笑着说:“没得病,来哪个了,倒了几天血。”

  不等婷婷说完,菊香语气夸张的喊道:“哎耶!这还不是病啊!这是大病诶!倒血会倒死人的,我家一个亲戚生完小孩就因为倒血倒死了。你好懵懂哦!赶快去医院看看。”

  菊香的一番话把婷婷吓坏了,她没想到来例假也会得病,而且那么严重,如果自己倒血死了,俩孩子怎么办?秦文军早已结婚生子,就算他想管孩子,他现在的妻子会同意吗?父亲年纪大自身难保,三奴狗不可能会管,一双儿女就要流落街头沦为乞丐了。

  婷婷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俗话说;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自己不能死,晶晶和涛涛不能没有妈妈,为了一双儿女,无论如何不能死。于是,婷婷洗好脸后拿了点钱直奔市二医院。

  自从七三年三月份转劳保回洪昌,四年来婷婷第一次给自己看病,她挂了妇科号。妇科医生说月经未干净不能作检查,建议她去看中医。

  婷婷又来到二楼中医就诊室,大夫给她切脉、看舌苔、讯问了一些其它情况,说她血量过多是脾虚、气血两亏、劳累过度所致。目前没什么大病,只要加强营养好好休息,调理一段时间会慢慢好起来。

  婷婷拿着大夫开的处方签看了一眼说:“余大夫,您能不能帮我多开几天药,我没有时间来医院。”

  余大夫犹豫片刻,伸手拿回处方签说:“我给你改七天吧,不能再多了,七天后要换几味药。”

  谢过余大夫,取好药准备回家,刚走到医院门口,见有人蹲在地上卖熬中药的瓦罐,婷婷买了一个。

  回到家,婷婷按医生的嘱咐开始熬药,一会儿工夫,一股难闻的药味随着药罐里腾腾升起的水蒸气在整个厨房里弥漫。

  除患疟疾时吃过奎宁,婷婷几乎没吃过药。她皱紧眉头的望着碗里深褐色的药汤,心里嘀咕;哎哟!这么难闻的东西怎么喝得下去嘛,几次鼓起勇气想喝,都被哪药汤的怪味熏得把碗放下。

  反反复复的折腾了很久,热气腾腾的汤药变凉了。最后想起菊香的话,想到一双儿女不能没有妈妈,这才狠下心,捏紧鼻子屏住呼吸把药汤喝了。

  学校开学了,同学们个个背着书包上学,晶晶急了,瘪着嘴说:“妈妈,同学们都上学去了,我也要上学。”

  婷婷的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望着眼眶里满含泪水的女儿,心疼的说:“晶晶乖,过几天我们就要搬到城里去了,你去城里的学校读书。”

  这时,一个熟人告诉婷婷,有个印刷厂的工人退休后回乡下养老,把原来住的一间房子出租。婷婷看过房子后觉得合适,以每月十元的租金租下了这间房子。

  看完房子回来,左师母正坐在堂屋里逗外孙女玩,婷婷拿个凳子坐在她身边,说自己在市内找好了房子,准备过几天搬走。

  左师母非常震惊和意外,她从来没想过婷婷会搬走,以为婷婷和自己开玩笑,可婷婷一脸凝重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她很生气的大声说:“在我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走?我亏待了你吗?什么地方不满意,可以说嘛。干吗要搬走呢?”

  婷婷知道左师母舍不得自己走,其实她更舍不得左师母,见左师母生气,她难过得一句话说不出来,低着头不敢看左师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时间俩人都不说话。

  沉默一阵后,婷婷抹了抹滴在手背上的眼泪,抬起头望着左师母说:“左师母,你别生气,我心里很难过,在你家住了三年多,你和你全家帮了我不少忙,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我搬走有几个原因。第一,我父亲住在市内,想离他近一点。第二,请我上工的人家多数在市内,住到市内去,上工方便一些,第三,我涛涛顽皮,经常和人打架,这里的小孩也会欺负他们姐弟俩,经常骂他是外姓人,我怕时间长了,孩子会自卑,再说涛涛今年七岁了,我想让他去城里读书。”

  婷婷说完这些话,歇了会儿,叹了口气又说:“左师母,我真的很舍不得你,实在是没办法,以后我会常来看你,你进城一定去我家吃饭,以后我们像亲戚一样来往。好不好?”

  左师没做声,沉默很久后,哽咽的说:“我肯定要和你来往,只是你突然一下搬走,我好难过,我舍不得你,三年多,我们从来没红过脸。以后去那里找你这样好的房客。”

  俩人沉默无语,这时,小娟娟见外婆不搭理自己,嗷嗷的哭叫起来,左师母抱起外孙女一边逗哄一边在堂屋里来回走动。

  婷婷进屋拿出一个大包袱放在饭桌上,望着左师母指着大包袱说:“左师母,我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你,这是我积存的一些碎布和鞋料,你别嫌弃。”

  左师母抱着外孙女走到饭桌边,望着棉被一样大小的包袱,吃惊的问:“你没在家里做几天事,怎么会有这么多碎布?”

  婷婷微笑说:“这你就不知道哪,在家里做衣服落不到多少布,因为都是村里的熟人,我不好意思。上工就不同了,都是生人,厚道人家,我不落布,不忍心嘛。可有些人像盯贼一样,紧紧盯着我裁衣服,弄得我心里很不舒服,这样的人家,我一定要落他的布。”

  左师母好奇的问:“人家盯着你看,怎么能落到布呢?”

  婷婷神情坦然的说:“他们盯得越紧,我落得越多,我就当着他们的面,把我落的布剪得整整齐齐和裁好的衣片放在一起,他们根本看不懂哪块是衣片,哪块是我落的布,上缝纫机制作时,把落的布装进口袋。没人敢搜我口袋吧?”

  左师母笑了笑,问了一些有关城里房子的事,又问婷婷准备哪天搬,听到婷婷说第二天就搬,不等婷婷说完大声喊道:“什么呀?明天就搬?哪么急干什么?元宵还没过就走啊?不行!”

  婷婷一脸无奈的说:“本来晚几天早几天也无所谓,主要是晶晶要上学,已经耽误好几天了,搬过去后,我还要去找学校。”

  左师母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不管你怎么说,一定要过了元宵再走,刚刚开学,耽误几天有什么关系呀?我也不多留你,后天就是元宵,过完元宵你走,前两天你给的房租钱,我一分不少退还你,这几天我不收你的租金。”

  面对左师母近乎执拗的真诚和热情,婷婷实在无法拒绝,只好答应元宵第二天搬走。

  关于租金的事,婷婷真诚的说:“左师母,你不要客气,亲兄弟明算账,按规矩已经交了的租金不能退,再说是我自己要搬走,于情于理,我都不能要你退租金。”

  见婷婷诚心诚意,又说得条条是道,左师母也就不再坚持退租金。

  七七年三月五号,星期六,元宵的第二天,正月十六。上午十点多钟,一部板车载着婷婷所有的家当和一双儿女,在左师母为她燃放的鞭爆声中离开了左家村。

  婷婷三步一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村庄,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更多的还是留恋和不舍。

  在这个村庄,婷婷度过了三年多最为艰难的岁月,是这个村庄里的左师母和她的家人,给了她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她永远忘记不了左师母和这个村庄。

  板车走得很慢,中午,婷婷带俩孩子和板车师傅在路边的餐馆吃了一顿饭。吃饭后又走了很久才到达租住地,板车师傅把东西卸下就走了。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9122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