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第32章 吃百家饭 流千行泪

第32章 吃百家饭 流千行泪


  七六年九月十号这天,婷婷没上工在家做事。下午四点钟左右,正在洗头的婷婷,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沉重缓慢的哀乐声。谁逝世了?婷婷边听边猜想,周总理和朱德先后走了,这次会是谁呢?哎呀!莫非是□□?她心里一震,连忙把头发上的水擦干,然后竖起耳朵听哀乐过后播报名字。

  当听到逝世的果真是□□时,婷婷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为什么哭?哭什么?她自己也不明白。她不仅为□□的逝世痛哭流泪,还用两条一寸宽一尺多长的白的确凉给自己的两条辫子扎上漂亮的白蝴蝶结,为□□带孝。

  事后,婷婷也认真想过,自己并不是□□执政期的受益者,自己的家族不仅没有得到□□政策的任何恩惠而且还深受其害。□□的政策导致了自己整个家族的衰败,尤其是□□的上山下乡运动,给了全家毁灭性的一击,彻底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断送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前途,带给全家的是贫穷和疾病以及自己正在经历的苦难。可为什么自己还会心甘情愿的为□□带孝?可能这就是□□非凡人的伟大之处吧?

  □□逝世一个月后,□□被打倒,全国上下一片欢呼,老百姓敲锣打鼓庆祝□□倒台,历经了十年的□□宣告结束。

  这翻天覆地惊心动魄的变化,对婷婷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她照常上自己的工,照常每星期看一次儿子。

  这天,在食品厂厂长家上工。婷婷发现这家的缝纫机特别好用,情不自禁的称赞了好几次。厂长夫人笑着说:“我家机子是蝴蝶牌,上海生产的蝴蝶牌缝纫机是有名的,一百六十八元哟!当然好用啊,师傅,你这么喜欢,我卖给你。”

  婷婷怕厂长夫人误会自己想夺人所爱。连忙解释:“我不是哪意思,你家的缝纫机真的很好用,厚、薄一样走布,踏起来又轻快,我家的缝纫机不太好用,和你家这台没法比。”

  厂长夫人友善的说:“我说的是真话,如果你喜欢这台机子就卖给你,因为我不会用,放在家里也只是当摆设,你是靠这个吃饭的,当然需要一台好机子。不过,我要卖原价。”

  厂长夫人的一番话让婷婷又喜又愁,喜的是厂长夫人愿意把机子卖给自己,愁的是那有这么多钱呢?再说家里的西湖牌怎么办?喜忧掺半的婷婷左右为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她无论如何要买下这台蝴蝶牌缝纫机。

  厂长夫人又说,尽管机子买了十来年,可除了请裁缝时用过几次,自己从来没用过,几乎就是新的。所以她要卖原价,否则,她不卖。

  婷婷告诉厂长夫人,自己愿意用原价买她的蝴蝶牌缝纫机,但要等她把家里西湖牌的处理后,凑足了钱,再来一手交钱一手交缝纫机。

  回家后,婷婷把准备换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的事告诉左师母,左师母一惯支持她的想法,这次不赞成她用原价买一台用了十年的旧缝纫机,还义愤填膺的骂厂长夫人心太黑。

  婷婷笑了笑说:“左师母,哪机子和新的一样,真的只用过几次,就算用了也不要紧,一台缝纫机几十年也用不坏的,再说机子的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用不好用。只要好用,原价就原价呗!我想把西湖牌的卖掉,再凑点钱买那台蝴蝶牌。左师母,麻烦你帮我问问村里谁要买缝纫机,西湖牌的我也要卖原价。”

  见婷婷主意已定,左师母只好去各家各户询问有没有人想买缝纫机。

  真是无巧不成书,村子里有一对夫妻,育有三儿一女,夫妻俩特别宠爱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儿淑娟,淑娟从小娇生惯养不愿读书长大后既没有文化,也不会干农活。夫妻俩明白‘千岁父母难保百岁儿’的道理,可又舍不得让女儿做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夫妻俩整天为这个宝贝女儿的将来发愁。

  婷婷搬来左家村后,夫妻俩见女裁缝靠做衣服养活自己还养活一双儿女,他们便萌发了让女儿学裁缝的想法。

  当左师母问淑娟母亲想不想买缝纫机时,她笑了笑说:“我想买,想买给我淑娟学裁缝,但不知道她学得会学不会?”

  听说她想买缝纫机给女儿学裁缝,左师母觉得卖给她最合适。连忙说:“你家淑娟哪么聪明,肯定学得会,学会了裁缝不错,你看人家仝师傅,一个女人养俩孩子,先不说做裁缝赚钱养家,学会了给自己家里的人做衣服也不错啊!一年到头要节省好多钱。”

  淑娟母亲觉得左师母说得有道理,如果女儿会做衣服,将来婆家人也不敢小看自己的女儿。她越想越觉得应该买一台缝纫机给女儿学裁缝。

  左师母做中间人,淑娟父母用一百三十元钱买走了婷婷的西湖牌缝纫机。

  第二天中午,婷婷骑着左师傅帮她借来的三轮车带着一百七十元钱来到厂长家,厂长夫人接过一百七十元钱说:“找你两元钱。”

  婷婷接过厂长夫人找回的两元钱,客气的说:“还要麻烦你们帮我把缝纫机抬到三轮车上。”

  厂长夫妻俩帮着把缝纫机抬上了三轮车。

  婷婷骑上三轮车,一边蹬一边想,有了这台缝纫机太好了,以后做起衣服来又快又好,走一段路便扭过头看一看三轮车上心爱漂亮的蝴蝶牌缝纫机,越想越高兴。一路上开心的哼唱:

  [HTK]太阳向我们招手,

  风儿吹拂脸庞,

  我们像小鸟一样,

  来到花园里。

  来到草地上……[HT]

  三轮车从大马路上拐入进村的小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路前方有一块石头,婷婷急忙扭转三轮车笼头想避开哪块石头。没想到‘哐啷’一声,连车带人翻倒在地。婷婷顾不得疼痛连忙爬起来,眼前的一幕把她吓懵了;三轮车侧翻在地上,刚才还凯旋将军般雄纠纠气昂昂站立在三轮车上的蝴蝶牌缝纫机,此时像打了败仗残肢断臂的伤兵歪躺在地上,缝纫机头翻了个底朝天,幸好机头由锣丝固定在台板上,否则,机头还不知道要摔成什么样子,缝纫机的架子摔成了几截,其状惨不忍睹。

  沮丧、懊脑、心疼、悔恨一起涌上婷婷心头,两行泪水无声的往下淌。自言自语念叨:“乐极生悲呀!”

  婷婷流着眼泪扶起翻到在地的三轮车,把几截短一点的机架捡起来放在三轮车上。然后朝左右看了看,想找个人帮自己把破残的缝纫机抬上三轮车。

  这时,房东左师傅正好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婷婷望着远处的左师傅大声喊叫,要他过来帮自己。

  左师傅走过来,看见地上破残的缝纫机,连连说:“哎呀!怎么摔成这样哦?可惜了,可惜了,用绳子绑一下就好了。”

  婷婷已经伤心到了极点,被他这样一说更是难过,为了自宽□□减轻悔恨,她解释说:“绑了也没用,不是缝纫机从三轮车上掉下来,是整个三轮车翻掉了,我自己也摔倒在地上,三轮车是我刚刚扶起来的。”

  左师傅看见三轮车好好的摆在哪里,以为缝纫机是从三轮车上倒下来的,当知道三轮车也翻倒了。关心的问:“你摔伤了啵?”

  婷婷摇摇头深感遗憾的说:“我没摔伤,换一下就好,宁可摔伤我自己也不要摔坏我的缝纫机啊!不翻车的话,马上就可以做衣服了,现在怎么办?”

  左师傅拿起一截断铁看了看,说:“小仝,不要急,有办法,这是生铁的,可以用氧焊把它接起来,接好了和新的一样。”

  左师傅的话让婷婷感觉绝处逢生。惊喜的问道:“真的啊!这就好了,谢谢你哦!我又不懂,左师傅,你知道什么地方有氧焊吗?”

  左师傅放下手里的锄头说:“来,把机子抬到三轮车上,我带你去衡器厂,我有个朋友在厂里当氧焊工,找他帮你焊一下。”

  左师傅的朋友很快就把机架焊好了,左师傅和朋友把缝纫机抬上三轮车。左师傅发现婷婷不见了,正要去找,婷婷气喘吁吁跑来了,从衣袋里拿出两包大前门香烟递给左师傅的朋友,原来她买香烟去了。

  左师傅的朋友把一双大手藏到身后,结结巴巴的说:“不、不要!不要!这、这么好的烟,我、我不能要。”

  婷婷满怀感激的说:“师傅,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这两包香烟是我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说完把香烟往他衣袋里一塞,然后推起三轮车就走。左师傅跟在后面大声说:“小仝啊!不能骑,只能推着走。”

  左师傅不说,心有余悸的婷婷也不敢骑了,她扶着三轮车慢慢走,左师傅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扶着缝纫机。

  到家后,缝纫机刚摆放好,婷婷就噔、噔、噔的踏了起来,她急于想知道缝纫机的性能有没有受影响。经过试用,机子和原来一样好用。婷婷笑了。

  左师母拿着婷婷缝制出来的东西看了看,笑着说:“鬼呀!难怪你死活要换这台机子,这台机子缝制出来的东西比原来的好多了。你看这两面的针脚一模一样,又匀称又平整。”

  上工时,需要码边的衣服都是主人送去裁缝店码边。在家里做衣服,婷婷得自己去裁缝店码边。在等待时,婷婷目不转睛的看着师傅怎么裁、怎么剪、怎么缝制,每一道工序都牢牢记在心里。

  如果裁缝师傅发现婷婷在偷学自己的手艺,便会呵斥她走开。这时,婷婷望着师傅笑笑,解释自己是在等码边的衣服,裁缝师傅无语,然后大声吩咐码边的人快点。

  这天上工,要做一件中式棉袄。婷婷努力回忆15岁伙同古国龙做女工时曾看到过的制作程序;先把裁好的里、面两层衣片反合在一起,再把前、后身的下摆和袖口缝制好,铺上棉花后翻过来。然后,拿一枚又长又细的针,纫上线后便开始扎行针,扎行针时,右手捻针,左手从下面托住棉袄,扎下去的针尖刚触及到棉袄下面的左手食指,右手马上把针挑起来,在棉花中往前推进一寸左右然后从棉袄面上出针,针出来后,在离线脚一两根纱的地方再把针扎下去,针尖触及到左手的食指,右手马上又把针挑起来,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往前推进,扎完一行再另起一行,每行相隔一寸左右,直到把整件棉袄全部扎完。然后再缝制合拢。

  做好的棉袄,面上看不到针线的痕迹,只是隐隐约约有一些小点点。女主人看了很满意,望着婷婷问:“师傅,我女儿元旦结婚,我想给她做一件活胆驼毛棉袄,你会做吗?”

  这件普通棉袄费了很大的劲才做出来,女主人又要做活胆棉袄,活胆棉袄的难度比普通棉袄的难度大多了。怎么办?面对女主人的问话婷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不会做,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说会做,自己根本不会,怎么做得出来?

  突然,婷婷想起房东女儿细英穿过一件红色的活胆驼毛棉袄,当时细英说是她结婚时在上海买的,平时舍不得穿,过年才拿出来穿几天。

  有办法了,晚上向左师母借来仔细看看,就算照葫芦画瓢也要把它画出来。想到这里,婷婷心里踏实了,望着女主人自信的说:“会哟,今天太晚了,明天做可以吗?

  女主人高兴的说:“哎呀!会做就好,我担心你不会做,明天做可以,一天做得完吗?”

  婷婷思索片刻后说:“一天做完可能有些紧张,这样吧!明天我早点来晚点回去,争取一天给你做完。”

  女主人眉开眼笑的说:“好哇!好哇!你这么好,我还有什么话说呢?谢谢!谢谢!”

  收工回到家。婷婷来到左师母房间,望着左师母,说:“又要麻烦你了,嗨!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左师母一边逗外孙女玩一边说:“说嘛,有什么不好意思?你总不会叫我拆房子吧!”

  婷婷被左师母的话逗笑了,显得有些为难的说:“今天有户人家要我给她女儿做一件活胆棉袄,我没做过这种棉袄,又不敢说自己不会做,怕影响以后的生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明天给她做,我想借你家细英哪件活胆棉袄看看,明天做起来会有一些印象。”

  左师母瞪了婷婷一眼说:“哎哟!我当什么天大的事哦!这有什么不好说。细英哪件棉袄在箱子里没穿,给你看一下有什么关系?你过来帮我看住娟娟,我拿给你。”

  婷婷捧着鲜红、崭新、软绵绵的活胆驼毛棉袄,边看边用心强记,这里该怎么折哪里该怎么翻,关键部位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认为都记住了,婷婷把棉袄还给左师母,左师母刚伸手接过棉袄,忽然又把棉袄递给婷婷说:“鬼诶!就这样看一下那里记得住,明天你穿这件棉袄上工,不记的了可以看看。”

  婷婷又摇头又摆手的说:“不行!不行!这是你家细英结婚的衣服,我怎么能穿呢?我命不好,不能穿,不能穿。”

  左师母一只手扶住外孙女,一只手把棉袄强行塞到婷婷怀里,吵架似的大声说:“你的命怎么不好?我说你的命很好!你身体好,有儿有女,又聪明又能干,又会做人,哪个女人比得上你?”

  左师母的话让婷婷非常感动,眼眶湿了,过了很久才哽咽的说:“我没有爱人,这就是命不好。我不能穿细英结婚的衣服。”

  左师母打抱不平似的说:“哦!你说这个呀!他要死关你什么相干?你又没打死他,他短命是他自己没福气,跟你一点关系没有。你的命好得很!拿去,明天就穿这棉袄上工。”

  婷婷两行热泪滚滚而下,接过棉袄小心翼翼的叠好,正要回自己屋,左师母又说:“鬼呀!等下走,你穿给我看看。”

  婷婷迟疑片刻,慢慢脱掉自己的衣服,穿上细英鲜红崭新的驼毛棉袄,扣好扣子后发现大小长短正好,很合身。左师母望着变了样的婷婷说:“鬼呀!你穿得真好看,比我细英好看多了,你穿上这件棉袄变漂亮了,咯,哪里有镜子,快去照一下,你自己也做一件这样的棉袄穿。”

  婷婷走到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她已经很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这件棉袄穿在身上又轻又暖和,真想给自己也做一件这样的棉袄。算了一下,就算里子布用碎布拼接,但面子布和驼毛要几十元钱,而且还要花一天时间做,想到这里,摇了摇头,望着左师母笑着说:“现在还没有这条件,过几年再说。”

  第二天,婷婷穿着细英的棉袄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门。

  婷婷果真提前来了,女主人高兴得左一个‘你真守信用’右一个‘你真守信用’。还向左邻右舍一遍又一遍的夸奖婷婷这么年轻就会做活胆棉袄,真不简单。

  好奇的邻居都跑来看望女主人口中的好裁缝,更想看看活胆棉袄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可把婷婷害苦了,平时看看无所谓,这次不一样啊!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衣服,随时都有可能要翻看自己身上的棉袄。众目睽睽之下怎么翻看呢?无奈,婷婷只得凭头天晚上看过的印象慢慢做,实在记不起来时,便假装去方便躲在厕所里翻看。

  婷婷非常庆幸和感谢左师母让她穿这件棉袄上工,否则,很有可能做不成,因为必竟从来没做过,而且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

  收工前,婷婷终于把活胆棉袄做得和自己身上的几乎一模一样,活胆棉袄行针不是打在棉袄面子上,而是打在用另外一层布和里布缝成的内胆上。活胆棉袄面上没有行针痕迹,清清爽爽,看上去像单衣一样。女主人望着平平整整的活胆棉袄,高兴的不停的向婷婷表示感谢,说以后还要请婷婷上工,还说要把婷婷的为人和技术告诉她所有的亲戚朋友。

  回家后,婷婷立即把棉袄还给左师母,左师母接过棉袄望着婷婷笑了笑问:“鬼呀!做成了啵?”

  婷婷笑着说:“做成了,左师母,真的要感谢你,如果没穿这件棉袄去,肯定做不成,今天看我做衣服的人特别多,有几个地方我实在记不起来,又不能当着哪么多人的面翻看身上的衣服,急得我浑身冒汗,最后只好躲到厕所里翻看。哎呀!总算做出来了,女主人好满意,隔壁邻居说过几天也要请我做这样的棉袄。”

  听婷婷说躲到厕所里去翻看身上的棉袄,左师母笑出了眼泪,她看了一眼手里的棉袄说:“这棉袄先不要放到箱子里去,过几天你不是还要做吗?”

  婷婷连忙说:“放进去,放进去,已经做了一件再做没问题了。”

  有了这次艰辛的经验,此后,婷婷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会了做羊皮袄、羊皮背心、派克大衣等许多难度大的衣服。虽然紧张辛苦,但缝纫裁剪技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这天,婷婷的熟人小文说某机关宿舍里有好几户人家要请她上工。晚上,小文带着婷婷去宿舍认门户。

  请裁缝人家都争着要自己家先做,婷婷不知道该去谁家。小文对哪几家主妇说:“不要吵,你们自己商量排好队,仝师傅按你们定好的次序一家一家做。可以吗?”

  几个女人经过商定把结果告诉婷婷,并告诉婷婷自己住几栋几楼几号。

  第二天,婷婷按她们商定的先后顺序上工。

  第一家的男主人是某单位军代表,夫妻俩都是北方人。

  早上,婷婷一到,女主人马上端出热气腾腾的肉饼汤和包子,饭桌上俩个十来岁的小孩很有礼貌的望着婷婷喊:“阿姨好”。

  吃过早餐开始做事,女主人洗好碗筷后,坐在一旁轻声细语的和婷婷聊天拉家常。

  这户人家可能是第一次请裁缝,没有经验,准备的布不多,下午三点多钟婷婷做好了所有的衣服,她问女主人还有没有衣服要做,女主人笑着摇了摇头。

  婷婷把做好的衣服该熨的熨好,该缝的缝好,扣子全部订好,所有的针线活做好后还没到吃晚饭时间。

  见衣服全部做好了,女主人要婷婷先吃饭,吃完饭早点回家。婷婷不肯,说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为答谢通情达理的女主人,婷婷用剩余的碎布给女主人拼做了几个漂亮的手提包。女主人非常高兴,不停的向婷婷道谢,并把自己的名字和单位写给婷婷,说以后有什么为难的事可以来找她,她会尽力帮忙,另外送婷婷10斤全国粮票。

  第二家的女主人是个瘦高个、皮肤白净、四十来岁的上海人。

  见婷婷早上七点不到就来了,眉开眼笑的说:“哎哟!侬来得嘎早呀!阿啦家事体勿多,侬慢慢交做哦。”

  早餐吃的是水泡饭和一碟酸溜溜的盐菜,女主人不停的说这种盐菜很养人,要婷婷多吃一点,盐菜确实很开味,可惜金边小花碗太小,婷婷吃了三碗还没半饱,想再去添又觉得不好意思。

  吃过早饭进工作间,案板上一摞五颜六色十几件衣服的布料,足有一尺多高,婷婷有点闷纳,刚才女主人说她家的事不多,怎么这么多布呢?哦!可能是两天工的活。

  正琢磨,女主人进来了,指着哪摞布满面笑容的说:“师傅。我就这几件衣服,侬慢慢交做,给阿拉做好一额。”

  女主人的话让婷婷诧异,刚才还以为高高的一摞布是两天工的布料,谁知女主人不仅要自己一天做完,而且还要慢慢做,做好一点。这么多布,慢慢做,做得完吗?

  女主人可能不了解一天的工作量是多少,婷婷笑了笑没说话,自己尽心尽力做就是。

  中午,男主人没回来,婷婷和女主人以及俩孩子四个人吃饭,桌上除了哪碟酸盐菜多了一碟青菜和一碟芹菜炒酱干丝。

  女主人热情的一边帮婷婷夹菜一边说:“多吃一额,中午随便吃一餐,晚上阿拉爱人回来,多做几个菜,大家一起吃。”

  早已饥肠咕咕的婷婷那里还在乎有菜没菜,端起金边小花碗三口两口吃得精光,当她添第二碗饭时,锅里的饭已经不多了,肯定没有再添饭的机会了,婷婷有些不安,哪么多衣服要做,自己连饭都吃不饱,那有力气做呢?

  整整一下午,婷婷靠一杯一杯的白开水充饥。

  六点了,婷婷终于把所有的布做完了,看看窗外,因为是冬天,已经很暗了。头晕目眩的婷婷,起身离开工作室来到饭厅。男主人在炒菜,正在摆放碗筷的女主人见婷婷来了,满脸笑容的说:“师傅,衣服都做好啦?”

  婷婷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没说话。女主人笑眯眯的望着正要坐下来的婷婷说:“师傅,阿拉还有一额小事体,侬帮一下忙好吧?”

  说完,拉着婷婷往工作间去,进工作间后,女主人拿出一块本色的布对婷婷说:“这是真正的柞蚕丝,很贵的哦!是阿拉爱人去杭洲出差买来的,侬帮裁一下,阿啦自尕做。”

  又饿又累、浑身乏力、眼睛发黑、神志有些恍惚的婷婷好象没听见女主人的话,见婷婷不做声,女主人将布塞到她手里说:“哎呀!不就是画几条线剪几刀的事体嘛,侬帮阿拉弄一下嘛。”

  已经累成这副样子,女主人还死缠烂打的要她裁衣服。太过份了,从不计较恩怨得失的婷婷决定给她一点点教训。

  婷婷接过布铺在案板上默默的裁剪。然后,把裁剪好的衣片卷起扎好,放在案板上。

  心满意足的女主人越想越高兴,花几元钱请一天裁缝做了这么多衣服,收工后还裁了一件衣服,仅这件柞蚕丝到裁缝店做就要几元钱,实在太划算了!太值了!于是眉开眼笑的对婷婷说:“谢谢侬哦!走,吃饭去。”

  婷婷心里说:“周扒皮!到时候看你笑还是哭。”

  晚饭,除了中午的剩菜,多了一碟腊猪耳和一碗紫菜汤,饭桌上,女主人一次又一次的叫俩孩子不要吃腊猪耳,说哪是爸爸下酒的菜。婷婷心里暗暗发笑;‘别害怕,放心好了,我不爱吃哪东西。’

  终于收工了,婷婷艰难的蹬着自行车回到家,女儿在做作业,看了一眼桌上没有剩菜剩饭,便舀了一点米急忙去厨房。

  这时,正在厨房里装热水的左师母见婷婷手忙脚乱的做饭,奇怪的问:“鬼呀!晶晶吃了饭,你做饭给谁吃?”

  婷婷把今天三餐饭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左师母听了气得扯着嗓子喊:“世上还有这样恶的女人?你别给她做!不赚她几块钱。鬼耶!这样又饿又累,最伤身体哦!”

  婷婷一脸无奈的说:“碰到这样的人有什么办法呢?还有更气人的事,已经六点多了,天都黑了,我又累又饿浑身发冷,快晕过去了,她还要我帮她裁一件柞蚕丝的衣服,气得我乱裁乱剪,哪件柞蚕丝肯定报废了,说实话,我是故意乱裁的,我要让她知道做人不能太过份。”

  左师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鬼诶,你还是心太善,报废她一件衣服,要是碰到厉害的人,把她所有的衣服做得不能穿。”

  婷婷被左师母的话逗笑了。饭熟了,婷婷不等饭闷干水分,迫不及待的添起一碗饭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见她吃白饭,左师母从自己的菜厨里端出一碗菜放在她面前,婷婷用筷子拈了一点便示意左师母放回菜厨里。

  第二天上工,婷婷买好几个馒头放在包里以防万一。

  第三家是一对带着一个五六岁孙女的老夫妻,俩位老人很和蔼。

  早餐是豆浆油条和包子,老太太见婷婷放下筷子准备起身,连忙用小碟子装两个包子放到婷婷面前,慈祥的说:“师傅,再吃两个包子。你个子高大,本来就应该多吃一些,还要工作。我知道做裁缝很累的,俗话说‘手捻一根针,累得血喷心。’对啵?”

  老太太的话让婷婷心头一热,觉得这老太太很像自己外婆,她望着老太太笑了笑说:“谢谢阿姨,我真的吃饱了。”

  中午,老太太进厨房做饭,老爷子看报纸,没人搭理的小女孩对婷婷放在茶几上的大布袋产生了兴趣。她拿起大布袋,把里面的零钱、手绢、纸还有用白布包着的两个馒头一起倒在椅子上,背朝女孩的婷婷正踩着缝纫机一点不知道,进房间拿东西的老太太看见了,走到孙女身边,笑着说:“红红,你怎么拿阿姨的东西呀?”

  老太太边说边把哪些东西放回大布袋里,然后把大布袋放在案板上,对婷婷说:“师傅,你的包放这里啊!我小孙女拿不到了。刚才她把你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了,我给你装了回去,里面有两个馒头,你带馒头干什么?”

  毫无思想准备的婷婷愕住了,差点实话实说。突然,她想起原来厂里有胃病的干部,总要带有一些面包饼干类的东西。于是笑了笑说:“我有胃病,胃痛时吃点馒头就没事了。”

  老太太善意的说:“哎哟!年纪轻轻就有胃病啊?胃病不能吃这又冷又硬的馒头。你现在痛吗?要不要我给你熬点稀饭。”

  多年来没人疼没人爱的婷婷,被老太太体贴的话语感动的眼眶湿了,她望着一脸慈祥的老太太摇摇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天快黑了,老太太见婷婷还在飞针走线,几次要她休息会儿吃饭,婷婷没停手。老爷子中式罩衣的一字布扣还没缝完,中式衣服的布扣子很费时间,尤其是一字扣。

  饭菜上桌了,老爷子叫婷婷吃饭,婷婷只好放下手里的活,她把还有几个扣子没缝好的罩衣折叠好放进布袋里。

  吃饭时,婷婷对老太太说:“阿姨,叔叔哪件罩衣有几个扣子没缝,我带回家晚上缝,明天给你带过来。”

  老太太边给婷婷夹菜边说:“可以,可以,吃完饭我给你工钱,扣子另外加你五毛钱,够不够?”

  婷婷笑了笑说:“阿姨,不用加钱,就几个扣子,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第二天一大早,婷婷先送罩衣去老太太家。从老太太家出来正准备去第四家,碰巧遇到第四家女主人买菜回来,她惊奇的问:“今天不是到我家做吗?你怎么跑这来了?”

  婷婷连忙笑着解释:“今天是去你家做,昨天我带了一件衣服回家缝扣子,刚才送衣服给阿姨。”

  第四家的女主人煮了一大锅面条当早餐,婷婷吃了几口发现碗底有一个荷包蛋,这时,女主人□□岁的儿子看见婷婷碗里的荷包蛋,便又喊又叫要吃荷包蛋,这一闹,小他一点的弟弟也吵着要吃荷包蛋。

  一时间大哭小叫,看着哭哭啼啼的兄弟俩,婷婷连忙把自己碗里的荷包蛋夹起来放到弟弟碗里。女主人想拦没拦住,弟弟不哭了,哥哥还在哭,女主人只得用筷子把小儿子碗里的蛋夹了一半给大儿子,这才太平无事了。

  吃过早饭,男主人上班,俩小孩上学,剩下女主人陪着婷婷做事。她一边织毛线一边聊天。她告诉婷婷自己没什么文化,丈夫和她是老乡,订婚后去当兵,十年前她去部队结婚,后来,丈夫转业到洪昌,她从农村来这里。

  吃中饭,男主人没回来,女主人把一盘鱼放在婷婷面前,俩小孩伸着筷子想夹鱼可夹不到,婷婷帮他们夹,女主人连忙阻止说:“师傅,你不要给他们夹,这鱼是买给你吃的。”

  看着俩孩子的谗样,婷婷心里很是酸楚,随便吃了点其它菜,那盘鱼她没动一下筷子,。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825/491221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